鱼类摄食与营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类摄食与营养

第13章 摄食和营养 重点和难点: 鱼类的食性类型 食性转换 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和摄食量变动的规律与原因 确定鱼类日粮的方法和意义 研究鱼类摄食与营养的意义 养殖:合理放养与饲喂 确定放养种类和数量→饵料生物种类和数量 选择移植驯化对象→充分利用食物资源,依食谱选择 控制利用凶猛鱼类→据食性采取针对措施 确定水体的施肥、投饵 降低鱼类饵料系数→从生物能概念出发,分析在哪些环节采取哪些措施 捕捞:合理利用天然资源 确定渔场→饵料生物的优势种类出现的地点 资源预测和预报→饵料丰富,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 13.1 营养类型 一、食物的多样性和食物基础 二、鱼类的营养阶段 三、食性类型 一、食物的多样性和食物基础 食物的多样性:所有动、植物→水中的和外来的 食物资源:水中的和外来的所有动、植物及其衍生物 食物基础:食物资源中被现有各种鱼类经常利用的部分 二、营养阶段与食性分化 内源性:卵黄→吸收卵黄期 混合性:卵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期 外源性:天然或人工食物→食性分化期 草鱼:仔鱼→浮游生物;>3cm→转食水草 鳙:仔鱼→原生动物、轮虫、无节幼体 >25mm→转食大个体轮虫、枝角类 鲤:<15mm→枝角类、桡足类 >15mm→底栖动物(摇蚊幼虫)→杂食性 三、食性类型 主要食物的类群 ① 草食性 ② 肉食性 浮游动物食性→初级肉食性 温和肉食性→底栖动物食性 凶猛肉食性→鱼食性 ③ 杂食性 ④ 碎屑食性 食性类型- 食物类群的广狭 ①广食性:杂食性鱼类→摄食和消化器官不特化 ②狭食性:只食植物性或只食动物性食物的种类 摄食和消化器官特化 环境条件变化时,一般较难适应 ③单食性:仅食动物或植物中的一定类群 青鱼→螺类 草鱼→水草 凶猛鱼类→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 13.2 摄食行为 一、摄食方式 二、摄食的形态学适应与对策 三、摄食与危险的权衡 一、摄 食 方 式 1.掠食:凶猛鱼类。穷追不舍(鳡)、伺攫(乌鳢) 2.滤食:以鳃耙过滤浮游生物 3.啃咬:食固着或附着的水生植物和藻类 4.刮食:刨刮着生生物。据刨刮痕迹判断种类与大小 5.翻掘:将可伸缩口和吻部伸入泥中,翻起泥和食物,再拣食 6.吮吸:水 + 食物。摄食效能低 按摄食方式划分凶猛鱼类 ① 伏击型:乌鳢、鳜 ② 诱饵型:鮟鱇 ③ 搜索型:狗鱼 ④ 追击型:鳡、金枪鱼 ⑤ 寄生型:盲鳗 ⑥ 特殊型: 锯鳐→以具锯齿的长吻冲击刺伤、刺昏食物 电鳐→放电击昏食物 射水鱼→口腔上的沟状褶皱与下舌部贴含, 波动时形成水珠射出,80~100cm,远达200cm 按摄食方式划分温和鱼类 ① 滤食型:鲢、鳙 ② 吮吸型:海马、海龙 ③ 刮食型:鲴类 ④ 吞食型:青鱼 二、摄食的形态学适应与对策 ☆ 鱼类对其喜好食物有特定的形态适应: 食物类群相似,形态趋同演化 视觉摄食鱼类、嗅觉摄食鱼类 摄取→口、齿、鳃耙的适应 消化→胃、肠构造的适应 反捕食对策-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相互适应 抵御天敌-被捕食者的适应 集群 不易被捕食者发现:群体被发现的概率小 及时发现捕食者:增强警惕性(increased vigilance) 集体的力量巨大:共同御敌、集群而成庞大体 减轻捕食压力:稀释效应(dilution effect) 每一个体被捕食的概率小 集群中央的个体比边缘个体更安全(捕食者进攻时,集群更紧密) 减少个体用于警戒的时间与能量 抵御天敌-被捕食者的适应 隐蔽(Crypsis):伪装后与背景环境接近,增加捕食者搜索的时间,减少被发现的可能。→不利于吸引异性和保护领域 多态(Polymorphism):捕食者对食物形成搜索影像(search image)。种内与种间的多态,降低捕食者的识别能力 警戒色(Warning coloration):色彩鲜艳者味道差且具毒素 摄食与危险的权衡 摄食时面临如何躲避危险的问题 Milinski和Heller(1978):研究三刺鱼 无普通翠鸟: 饥饿时:在水蚤密度较高水域觅食 非饥饿时:只在水蚤密度较低水域觅食(水蚤密→干扰视觉,不利于警戒捕食者) 有普通翠鸟:饥饿与非饥饿时只在水蚤密度低处觅食,极少到水蚤密度高处觅食 摄食与危险的权衡 Gilliam(1982):研究蓝鳃太阳鱼 鱼类觅食行为、自身状况与被捕食的危险间存在动态反馈(Dynamic feedback) 无大口黑鲈:成体与幼体均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高能量,占3/4),并在池边苇丛中食浮游生物(营养较差) 有大口黑鲈:幼体→只食浮游生物以躲避风险。进食量减少1/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