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痞病

医案 舜某,年将六旬,为人多怒、多欲望,胸膈痞胀,饮食少,时医治以平胃散、枳术丸、香砂丸,不效,复以槟榔、三棱、莪术之类消之,而大便溏泻,两足跟踝皆浮肿,渐及两手背。医又以其手足浮肿而认为黄胖者,以针砂丸与之,肿益加,面色黄且黑。自二月医至八月,身重不能动,又有以水肿治者。诊脉沉细而濡弱,予曰:此气虚中满正也,法当温补兼升提,庶清升阳,则大便可实;浊阴降,则胸膈自宽。 以人参、白术各三钱,炮姜、陈皮各一钱,茯苓、黄芪各二钱,泽泻、升麻、肉桂、苍术、防风各七分,三十帖而安。客有疑而诘予曰此证,诸家非消导则淡参,而先生以温补收功,腹中积而为满为肿者,从何道而去也?予曰:胀满肺肿满比也,故治不同。肿满由脾虚不能摄水,水渗皮肤,遍身光肿,今胀满者,先因中虚,以致皮胀,外坚中空,腹皮胀紧象膨胀。 。盖由气虚以成中满,若气不虚,何中满之有?气虚为标,是以治先温补,使脾气健运,则清浊分而胀斯愈也。(选自明代孙一奎《孙文垣医案.卷一.三误治验》) 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门》中推推荐“消滞宽胸进食”用保和丸。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除胀;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行气消痞;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消食和胃 代表方 保和丸加减 神曲、山楂、莱菔子、连翘 茯苓、半夏、陈皮 酒食 肉食 面食 食热 行气消痞 加减 ①食积较重—加鸡内金、谷、麦芽 ②脘腹胀满—加枳实、厚朴、槟榔 ③食积化热,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实,或用枳实导滞丸 ④兼脾虚便溏—加白术、扁豆,或枳实消痞丸 ⑤脾虚食少,宿食不消,或稍多食即见脘腹痞满者,宜枳术丸。 枳实导滞丸 【组成】大黄十两,神曲(炒)、枳实(麦炒)各五钱, 黄芩(酒炒)、黄连(酒炒)、白术(土炒)、茯苓各三钱,泽泻二钱。 【功效】消滞利湿,泄热通便。 【主治】痢疾,脘腹痞闷,腹痛,大便窘迫,小便黄赤涩少,或大便不通,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用法】共研细末,蒸饼,用神曲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开水送下。???  枳实消痞丸 组成:干生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厚朴炙,四钱(12g)枳实 黄连各五钱(各15g) 功效: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 枳术颗粒 【作用类别】本品为内科胃胀类非处方药药品。 【处方】 枳实(炒)250g,白术(炒)500g 【制法】 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荷叶75g ,加水煎煮,滤过,用煎出液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与主治】 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 2次。    临证备要——残余性胃炎常见湿食滞胃 表现为食欲不振,不知饥,口粘不渴,饮食稍不当,即觉脘腹痞胀,舌苔腻,治宜祛湿泄浊,消积除胀。 药用:佩兰、法半夏、炒陈皮、鸡内金、炒枳壳、山楂、神曲、炒苡仁等。 痰湿中阻证 证候:脘腹痞塞不适,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 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剂:二陈平胃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 苍术 藿香 陈皮 厚朴 茯苓 甘草 孙文胤在《丹台玉案.卷之三.脾胃门》中推荐“和胃健脾,祛湿消食”用平胃汤。 代表方 二陈平胃汤 半夏、苍术、藿香 陈皮、厚朴、茯苓、甘草 除湿化痰 理气和中 加减: 若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气逆不降,而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可用旋覆代赭汤益气和胃,降气化痰。 痰湿久郁化热,见口苦、苔黄者,可用黄连温胆汤。 3、湿热阻胃证 证候: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方剂:泻心汤和连朴饮加减。 常用药:大黄 黄连 黄芩 厚朴 菖蒲 半夏 芦根 栀子 豆豉 程钟铃在《医学心悟.卷二.结胸痞气》中推荐治“胸中痞闷不舒者”用半夏泻心汤。 代表方 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大黄、黄连、黄芩、 石菖蒲、陈皮、半夏、木香 栀子、豆豉、芦根 清热化湿 和胃消痞 加减: ①可酌加枳实、厚朴、木香、白术等以 助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