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依族汉语民歌和汉族民歌比较研究
布依族汉语民歌和汉族民歌比较研究
【摘 要】长期以来布依族与周边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状态。布依族在民族大融合中迅速地被同化着,强势的汉文化不断渗入布依族文化并改变着布依族传统文化格局。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布依族汉语民歌是布依族人对汉文化主动接受的成果,在吸收汉族民歌的特点时仍然保持着本民族民歌的特色,是民族地区文化交融与互逆的表现。
【关键词】布依族汉语民歌;汉族民歌;文化交融;文化互逆
明清以来,随着汉族的大量迁入和统治者的政令推行,汉族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被带到布依族地区。汉族民歌作为汉族民间传统文化也来到西南地区。汉族民歌传入布依族地区后,布依族民歌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其影响。识汉字的人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汉族民歌,慢慢地又开始模仿汉族民歌创作布依族汉语民歌。深入布依族地区,你会发现人们大都既会唱布依语民歌又会唱汉语民歌。这两种民歌都属于布依族民歌。布依族汉语民歌与汉族民歌使用的都是汉语,二者之间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是更多的是不同,虽是汉语民歌,却有着布依族自己的特色。笔者试着对布依族汉语民歌与汉族民歌做一比较分析,以抛砖引玉。
一、布依族汉语民歌与汉族民歌的同与异
由于周边民族之间长期相处产生的文化交流,布依族民歌自然会受到其他民族民歌的影响,其中受汉族民歌的影响尤为明显。很多布依族汉语民歌在体制、表现手法等表现形式上借鉴汉族民歌,在内容上也十分相近。
体制上有以七言体为主,还有五言体、杂言体等。在一些婚礼、新居落成等礼俗活动中吟诵或者唱的民歌,在体制上布依族汉语民歌和汉族民歌相似甚至相同,多是“对四句”,即一首民歌是四句诗,双句押韵,押脚韵。如,贵州省境内的汉族、布依族在立房上梁仪式上木匠吟诵的吉祥韵语(俗称“对四句”)都大同小异:“锤声一响震四方,三亲六戚来帮忙,鲁班先师法术大,吉日吉时要上梁。”“此梁请听我来言,我是天上老神仙。今日吉时来上梁,主家发财万万年。”“梁头缠出武举人,梁尾缠出状元郎。自从今日缠过后,幸福日子万年长。”
表现手法上,都喜欢运用比兴。比,如汉族民歌《变对燕子飞上天》:“妹像树上小黄莺,停在枝头叫灵灵,叫上几声停一下,好像有心又无心。”[1]p282布依族民歌:“妹是山上一根藤,哥是山上砍柴人。”[2]p138兴,如汉族民歌:“青枝绿叶出芙蓉,晴天雨后出彩虹,白玉出在岩石上,姑娘出在寨子中。”[1]p298布依族民歌:“石碾碾米不用推,情妹连歌不用媒。”[2]p133
内容上,有些民歌也差不多,如同为《生不丢来死不丢》的情歌,汉族地区传唱如下:“生不丢来死不丢,除非蚂蚁生骨头,除非冷饭又发芽,白岩上头生石榴。”布依族民歌则这样唱:“生不丢来死不丢,要等蚂蚁生骨头,要等白岩长菌子,冷饭发芽哥才丢。”这两首民歌意思差不多,表达的都是爱情上不离不弃,始终不渝。
尽管如此,布依族汉语民歌与汉族民歌还是有着很多不同。首先,审美特点不一样。一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了该民族的审美观。布依族人长期生活在温和舒适的气候之下,接受着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青山绿水的哺育,他们把大自然的美与社会生活的美融为一体,用大自然之美来象征比喻人类社会之美,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审美意识。在布依族的民歌中,常可以看到用刺梨花、栀子花、杜鹃花、石榴花等比喻美丽善良、聪明勤劳的姑娘,用黄果树、松柏、芭蕉树、漆树等形容小伙子,用成双成对的动物来比喻真心相爱的青年男女。如《相爱歌》:“对门对户对条河,花树对着漆树脚,妹是花树有人爱,哥是漆树无人割。”[2]p143《牡丹歌》:“一对斑鸠站半岩,站得脚麻眼泪来,情妹倒有真情意,只怕狂风吹散开。”[3]p104以这些动植物来作比喻,正是布依族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表现,这也正是文学来源于生活的表现。布依族民歌中还有一些独特的审美特征,就是用鲜花、藤来比喻小伙子,用树木来形容姑娘。如《哪棵杨柳向我招手》:“上寨的姑娘啊,像岩上的松树;下寨的姑娘啊,像河边的杨柳。岩山的松树啊,哪棵向我点头?河边的杨柳啊,哪棵向我招手?”[2]p39《世间只有藤缠树》:“世间没有树缠藤,世间只有藤缠树。哥是山中长葛藤,妹是林中柏杨树。”[2]p36把女人看成是强者,可能是布依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风俗遗存。这种情况在场合也有表现,如贵州安龙一带的丧葬仪式上,所有在场的姑娘都要求参加祭祀舞蹈;现在还有很多妇女背着孩子做农活、做买卖。还有一些比喻看起来别扭,缺乏美感,但在布依人看来却美好而贴切。如《十二部对歌之六?赞美》:“漂亮又漂亮啊妹!好像一匹粽粑叶,好像一株芭蕉杆,好像一丛高粱” [4]p175,用“粽粑叶”“芭蕉杆”“ 高粱”来形容姑娘,初看发现不出什么美。这三种植物都是布依族地区极为常见的植物,粽粑叶青翠欲滴,又是三月三、六月六、端午节等重大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企中层领导竞聘笔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小学与初中英语衔接教学建议.ppt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ABB SPAM150C 电动机保护继电器模件 手册(中文).pdf
- 2023年标准化工程师考试试题.pdf VIP
- 新版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docx VIP
- 精装修工程冬季施工方案、.doc VIP
- INFINI Labs(曾勇):下一代纯实时搜索引擎INFINI Pizza.pdf VIP
- DB62_T 5087-2025 马铃薯品种 天薯15号.docx VIP
- DB41_T 2829-2025 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