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不择言和口无择言辨析
口不择言和口无择言辨析
摘 要:许多字典辞书中都将“口无择言”的“择”字理解为“选择”义,认为与“口不择言”之“择”等同。笔者认为,上述解释恐非确诂。本文从“口不择言”和“口无择言”两词在古书典籍中的使用入手,分析了其不同含义,从而得出前一“择”为“选择”义,而后一“择”为“败、坏的”义。
关键词:口不择言 口无择言 辨析
“口不择言”用于指情急时,说话不经过深思熟虑便说出口,不能准确用词表达。其中的“择”为“选择”义。此义古已有之,且始终未变。“口无择言”是一个与其表层结构十分相似的词语,且两个词词形很接近,人们很容易将它们当成同一个词来使用,认为都是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就历史考源来说,“口不择言”和“口无择言”是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词。
“口不择言”与“口无择言”都是成语。其中“口不择言”是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多用于紧急情况之下。在古书中用例很多,例如:
(1)《北史?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2)《朱子语类》卷九五:“修省言辞便是要立得这忠信,若口不择言,只管逢事便说,则忠信亦被汩没动荡立不住了。”
(3)《柳如是别传》第四章:“仲恭老於书生,头蓬不栉,衣垢不浣,口不择言,交不择人,潦倒折拉,悠悠忽忽,每引镜自诧曰,顾仲恭乃如许!”
(4)《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王夫人道:“我们老爷气起来,恨不能把宝玉活活打死,骂起来也口不择言,把弑父弑君都加在他的头上。”
(5)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周近他居然这样口不择言,他怎么能这样说!”
以上各例中的“择”均是“选择”之义。“择”是“?瘛钡募蚧?字。《说文?手部》:“?瘢?柬选也。从手,声。”《广韵》:“?瘢?选?瘛!奔坠俏闹小霸瘛弊志褪撬?手拣选物品,可见“选择”之义是“择”的本义,史书中使用“挑选、选择”之义的“择”字还有很多。如:
(6)《仪礼?士礼》:“吾子有命,且以备数而择之,莫不敢辞。”
(7)诸葛亮《兵要》:“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不自举。”
(8)康有为《去形界保独立》第一章:“夫任官以治事,受事以择才,遍考孔子经义,无禁妇女为吏之义。”
由以上例句可知,“挑选、选择”之义的“择”字古已有之,是后来引申义的基础所在。人们普遍把“口无择言”的“择”理解为“选择、挑选”。如《孝经?卿大夫章》:“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宋邢?m将其解释为“言行皆遵法道,所以无可选择也。”2001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汉语成语大词典》也将其理解为:“言行都符合礼法,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汉语大词典》中将“口无择言”解释为:“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1987年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也将“口无择言”定义为“说出口的话无需选择。形容说的话都很正确。”如此多的权威字典辞书都将“口无择言”中的“择”理解为“选择”之义,无怪乎人们会将它们当成同义词来理解、使用。史书中“口无择言”一词还在许多其它古书中出现过。例如:
(9)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愿汝曹效之。”
有注释为:择言,可以挑拣的话。
(10)《后汉书?刘般传》:“数年,扬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
(11)《论衡?自纪》:“口无择言,笔无择文。”
(12)晋?夏侯湛《昆弟诰》:“厥乃口无择言,柔惠且直,廉而不刿,肃而不厉。”
(13)唐?张悦《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心根孝友,器包礼乐,动蹑思后,故口无择言。”
以例(9)来加以说明,后人为其作注,将“择言”理解为“可以挑拣的话”,“择”便是“选择、挑选”之义。全句的字面意思是“龙伯高为人敦厚,做事周密谨慎,口中没有可以挑拣的话,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其实这与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产生了偏差。“择”在“口无择言”中并非“选择、挑选”之义,例(10)、(11)、(12)、(13)都可证明。但“口无择言”中的“择”究竟为何义呢?王引之《经义述闻》中说:“??、?窆乓舨⑼?。言必敬必戒,罔或有败言出乎身也。”《说文》云:“??,败也。”《汉语大字典》也说:“?瘢?通??。”清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豫部》:“?瘢?假借为??。”《书?吕刑》:“罔有择言在躬。”孙星衍疏为:“择为??假借字。”由此可以推断,“口无择言”的“择”应是“败,坏的”意思,而非“选择”之义。
两个结构相同(都是主谓结构)且其间的构词语素也如此相近的词,为何意思相差如此之大?我们认为,除了上下文意思引起两词中的“择”有不同意思之外,其中的否定词“不”和“无”也是使得“择”产生不同意义的一个重要因素。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