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技术硅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高技术硅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

我国高技术硅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   [摘要]高技术硅产业关系到电子信息及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通过进行计划指导下的战略性布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区域发展评价体系、整合资源、加强研发、成立国家产业工人基地等措施以及鼓励中小企业配套生产,可以培育我国硅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多晶硅; 硅产业; 信息产业; 太阳能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0)04-0108-04]]      An Analysis of the Strategy for the High-tech Silicon Industry in China   Gou Xiaoru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High-tech silicon industr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IT industry and solar energy industry. By some policies such as strategic layout based plan,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the assessment system and integrate resources, we can improve our global competitive ability of silicon industry.   Key words: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silicon industry; IT industry; solar energy industry      高纯多晶硅是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周篁,2008;郑春蕊等,2008)。随着信息技术和太阳能产业的飞速发展,全球对多晶硅的需求增长迅猛,市场供不应求(徐芳,2008)。而我国多晶硅的自主供货存在着严重的缺口,95%以上多晶硅材料需要进口,供应长期受制于人,再加上价格的暴涨,已经危及多晶硅下游众多企业的发展,成为制约中国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孙英兰,2007;周篁,2008)。“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多晶硅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由于多晶硅需求量继续加大,在市场缺口加大、价格不断上扬的刺激下,国内涌现出一股搭上多晶硅项目的热潮。近年来众多公司投入大量资金“上马”多晶硅生产项目,在未来一旦投产或是达产后,产能增加极有可能会造成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高技术硅产业的发展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硅产业发展现状      (一)需求与供给情况   已掌握的资料显示,2003年之前国内多晶硅市场惨淡,单晶硅生产量由2000年的459吨增加到2003年的1191吨,价格较低,每公斤在35~45美元,而成本却要在50~60美元,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从2004年开始,多晶硅的需求开始增加,由2004年2280吨到2005年3800吨,2006年5000吨;价格则由2005年每公斤55美元左右骤然上升到2006年的200美元,2007年竟高达400美元。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同方向运动违背了经济学的基本需求定理,原因是存在巨大供应缺口。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多晶硅产能只有2000多吨,而在2009年这数字为2万吨。   2003 年,世界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的产量为 2.315万 吨,同比增长 6.2%,供需差距 3700 吨;2004年达到 2.5万 吨,同比增长 7.99%,供需基本保持平衡;2005 年为2.875万吨,同比增长 15%,其中半导体级为2.025万 吨,太阳能级为 8500 吨半导体级需量约为 1.9万吨,略有过剩,太阳能级的需求量为 1.5万吨,供不应求;2006 年,全球多晶硅原材料的总产量约3.6万吨 ,同比增长25.22%;据有关资料表明,2007 年全球共需太阳能多晶硅 3.375万吨,2008 年则需4.55万吨,若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导致的硅料用料减少,2008 年硅料需求仍达到4.1万吨。      (二)投资与预计产能情况   根据爱尔兰商业通讯2007年5月份的报道,中国有硅锭生产企业58家(含单晶体硅和多晶体硅),硅片生产企业38家(王晓宁,2008)。从国内多晶硅项目的投资建设情况看,达产的企业只有3家:洛阳中硅、江苏中能、四川新光,其他企业大部分在2008年才开始投产。技术上除洛阳中硅、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