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现状和思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现状和思路

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现状和思路   本栏目特约主持:邱正明   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在职博士,湖北园艺作物引进与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行业专项“长江流域生态型高山蔬菜栽培及产业化示范”首席专家,科技部“国外园艺作物品种引进与改良(南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技术负责人,多个省县市蔬菜专家顾问。先后参与和主持省部级以上蔬菜课题项目3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8项;培育审(认)定瓜菜新品种16个,其中主持选育9个;发表文章、专著共40余篇(部),其中主编、主笔12篇(部);制订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17部;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8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3项。   导读:陕西宁强县生态环境优良、交通运输网络发达,适宜开展高山蔬菜生产。目前该县高山蔬菜产量高、品质优,优势凸显,种植规模逐步扩大。但生产中仍存在基础设施差、缺少技术支撑、外运困难等问题,当地政府应发挥生态、季节优势,拓展市场发展生产,合理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产品品质,推进产业化建设,促进高山蔬菜健康持续发展。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地处汉中西部,南与四川广元、旺苍毗邻,西接甘肃,自北而东依次与略阳、勉县、南郑等八县相毗邻,地界三省。108国道贯穿县境71.5 km,省道27 km;西汉高速公路纵贯本县南部地区,境内设出入口3处,向北4 h可达西安,向南4 h可抵成都,向东1 h可到汉中;有10余条公路沟通了县际和省际,在建的西成高铁贯通本县南部地区,在城南设有高客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极为方便。   宁强县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000~1 800 m,最低海拔520 m,最高海拔2 103.7 m,属于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北部气温高,降雨少,而南部属中高山区,气温较低,平均气温12℃,年均降雨量1 200 mm,山地资源十分丰富。高山蔬菜以宁强县巴山镇和二郎坝镇为主,巴山镇地处宁强县城以南34 km,位于北纬32°40′~32°46′,东经106°08′~106°19′,年平均气温(12.5±3)℃,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10.3℃,全年无霜期230~240天,平均降雨量1 156.4 mm,平均海拔1 403.5 m,最高海拔1 827 m,最低海拔   980 m。地域面积103.26 km2,耕地面积675 hm2,森林覆盖率达到69%,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村村通水泥路,距京昆高速入口12 km,交通便利。   1 发展现状   发展高山蔬菜对于进一步调整山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帮助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1年在巴山镇、二郎坝镇开始种植高山蔬菜,依托两镇高山气候和生态资源优势,其中巴山镇以关口坝村为中心,辐射周边4个村组,种植寒将军甘蓝82.2 hm2、种都5号辣椒20 hm2,二郎坝镇在杨家山村种植红皮萝卜6.7 hm2,两镇年总产量达到6 795 t。2012年种植面积扩大,巴山镇种植寒将军甘蓝125.5 hm2、辣秀线椒10.2 hm2,二郎坝镇种植红皮萝卜13.3 hm2,蔬菜总产量达到8 553万kg,总产值达到955.85万元。高山蔬菜优势凸显,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所产蔬菜经省市农产品安全检测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   2 存在问题   2.1 基础设施差   以前主要种植旱粮作物,缺乏蓄水、排灌设施,主要靠天等水。菜地多为山坡地,蔬菜生产周期短,对水肥的需求量较大,而在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灌定根水,才能保证成活。在小苗移栽期由于缺少水源,大部分农户没有浇定根水,导致缺苗严重。在生长前期需浇水时无水可灌,限制了菜苗的正常生长,菜苗缓苗慢,生长迟缓,死苗严重,严重影响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成熟期不一和品质低下。   2.2 缺少技术支撑,种植技术掌握不全   目前技术服务主要通过县、镇开展定期的技术培训和不定期的田间示范指导,但在生产中仍然缺乏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如育苗时间、栽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知识掌握不全面,加之种植户多为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2.3 道路狭窄,运输困难   虽然村村通了水泥路,但路面窄、坡度大、弯道多,不利于菜商的大型车辆通行,只能用小吨位的小型车辆运输,加大了运输成本,制约了外销规模。   3 发展建议   发挥生态、季节优势,拓展市场,发展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产品品质,推进产业化建设,促进高山蔬菜健康持续发展。由于高山蔬菜的产出时间刚好是平川蔬菜的收获末期,属于蔬菜产出淡季,因此利用我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