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并发症
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并发症 概述 1、心脏射频消融术涉及血管穿刺、血管及心腔内导管操作、直接消融和损伤心肌。因此,术中及术后均可出现并发症。 2、早期文献报道射频消融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5%),近两年的登记注册病例并发症发生率已下降至1%,已无死亡病例报道。 3、并发症多种多样。 并发症种类 心律失常并发症 心脏损伤并发症 血管并发症 其他、少见并发症 心律失常并发症 房室阻滞(AVB) 窦性心动过缓 心室颤动 房室阻滞(AVB)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 0.3~0.9% 间隔侧旁道消融 其他: 心房扑动 房性心动过速(近间隔部位) 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邻近希氏束、左束支) (1)手术即刻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见于间隔部旁道、左室特发性室速的消融和房室结的改良。间隔部消融时应在心动过速时进行,避免心室起搏下消融。 房室结改良时注意识别可能发生三度房室阻滞的征象: 快速交界性心律; 一过性三度房室阻滞; 交界心律缺少A、V(室房分离);P-R延长。 放电中的房性早搏未下传应视为V A阻滞的先兆 (2)迟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 阻滞 多发生在术后的2-3天。据报导这些病例术中常有一过性三度AVB,因此一旦术中有一过性三度AVB,应停止消融。 一周后行电生理检查,根据我们的经验,多数病人无AVNRT发作。有发作者,再次消融。 消融术后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无论是即刻还是延迟出现,必须行永久起搏器治疗(一类指征) 窦性心动过缓 诱因:血管穿刺、血管内/心腔内导管操作 重要原因:迷走神经反射 症状:血压下降、大汗、面色苍白、神志模糊 静脉用药:阿托品、多巴胺 预防:穿刺准确,导管操作轻柔 心室颤动 发生率为0.3~0.6% 原因:导管刺激心室,超速/程控刺激心室,易 引起VT部位放电,仪器接触不良而漏电 处理:电除颤 预防:电生理检查时每次心动过速持续时间不宜 过长,WPW并房颤旁道前传心室率过快者 尽早电复律,全程心电监护 心脏损伤并发症 心脏压塞 瓣膜损伤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及心肌梗死 心脏压塞 常见于房间隔穿刺,刺破右房壁、左心耳或左房游离壁 其次由冠状静脉窦破裂引起,常见于冠状静脉窦畸形 主动脉窦破裂 、 心脏压塞 症状:面色苍白,大汗,胸闷,脉搏减弱,血压下降(给与阿托品处理不能改善症状) 透视:心影扩大,心影搏动消失和透亮带 超声检查/心包穿刺探查 动态出血/较大量:心包引流,快速输液、输血 外科处理 瓣膜损伤 经股动脉逆行插管消融左侧旁道/左心室室速 1. 腔内标测时:腱索损伤、断裂、二尖瓣反流 2. 导管嵌入瓦氏窦内:主动脉损伤、瓣膜穿孔 预防: 1. 导管跨过主动脉瓣,弯进直出 2. 左心室流入道/二尖瓣口标测 严重者,外科救治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及心肌梗死 原因:电极导管误入/靠近冠状动脉 预防: 1. 冠状动脉解剖及影像学知识 2. 密切观察缺血症状及心电图改变 必要时紧急支架植入 血管损伤并发症 锁骨下动脉损伤 血栓形成及栓塞 肺静脉狭窄 一、⑴锁骨下动脉损伤 发生率1~20% 单纯误穿锁骨下动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及时识别并置入鞘管,发现后再拔出鞘管,导致无法压迫的大出血。----这是初期阶段引起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预防: ⑴确保导丝进入下腔静脉后再置入鞘管。 ⑵导丝无法进入下腔静脉时,LAO45度下导丝位于脊柱前方,到达心脏下缘,同时无室早出现------这是导丝在右心系统的重要标志 ⑶一旦误穿锁骨下动脉,应保留鞘管,外科手术。 (2)、 误穿股动脉 穿刺位置偏低、偏外是主要原因,而且容易形成动静脉瘘。 当发现沿导丝出血较快时,应警惕误穿动脉的可能,X线透视观察导丝走向对避免动静脉瘘价值不大,当出现沿导丝出血较快时,最好拔出导丝,重新穿刺。 穿刺位置不宜偏低、穿刺方向与股动脉走向平行极为重要。 当出现动静脉瘘时,不必急于进行外科切开修补,由于瘘口较小,超声指引下压迫瘘口,并加压包扎24h,多数可闭合,未闭合者才行手术治疗。 (3)、误穿颈内动脉 解剖定位后,进针点紧贴胸锁乳突肌锁骨 的内缘、针尖指向同侧下肢偏外。穿刺后确保导丝进入下腔静脉后置入鞘管。 (4)误穿主动脉 见于房间隔穿刺位置偏高,或房颤消融时,两次穿刺房间隔置入多根鞘管,第二次穿刺时穿刺针与鞘管间相互干扰所致。 LAO30°、RAO45°、后前位多体位对照后穿刺房间隔,保证穿刺点位于心影的中下1/3、与间隔垂直有助于避免此并发症。一旦误穿并置入鞘管,多数需要外科干预。 二、血栓形成及栓塞 儿童、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者 合并心脏及血管内膜损伤;碰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