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和艾青战争诗主题比较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代和艾青战争诗主题比较研究

哈代和艾青战争诗主题比较研究   摘 要:托马斯?哈代与艾青,一个是英国文学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变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作家,一个是中国新诗史上将现实主义与象征、浪漫相结合并开一代诗风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创作了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本文从爱国、战争残酷、人类生存这三个诗歌主题对他们的战争诗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揭示他们战争诗创作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对战争诗创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哈代;艾青;战争诗;诗歌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179-02      战争这一题材在中国和西方的诗歌创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欧洲文化源头的《荷马史诗》就是取材于特洛伊战争;而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中也有着大量取材于战争的诗歌。通观从古至今诗歌创作,中西方对于这一共同题材的诗歌处理既有着相同之处,也存在着差异。英国诗人哈代和中国诗人艾青同属于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们在战争诗主题处理上存在着差异,体现了作家个性和文化传统对诗人的内在影响。   一、爱国: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   哈代从小对战争抱着浓厚的兴趣,他从一些美化战争的民歌和文学作品中了解到古代战争的情况,因此对战争有一种向往之情。他认为古代的战争是公平的,人们是以理想的豪侠精神为准则的。但随着阅历的增长,看到了普法战争的残酷,他认识到现代的战争再也没有以往的公平和荣誉,而是充满了残酷和阴谋诡计。面对英国被入侵,他呼吁人们要为国服役。但哈代这么直白地表露出对英国的爱的诗歌在他的战争诗中是极其稀少的,他认为这种受到疆域国土限制的爱国主义是一种狭隘的爱国主义,统治者们利用这种狭隘的爱国主义的旗号将人民变为他们的棋子,为满足他们贪得无厌的权利欲所发起的战争而战斗。他认为真正的爱国主义“像上帝那样,绝不甘愿受某些国家的奴役/而应该像鸟儿那样,翱翔于全球的陆地和海洋”。[1]8正如《他的国家》这首诗中“我要同谁打仗,/向谁挑战,/削弱谁,消灭谁,让谁遭殃?/我的国家在我的路途上/随处可见。”[2]372既然所到之处皆是自己的国家,那么所谓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就是多么的可笑。   艾青战争诗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主题大多数是民族主义,即表达了对中华民族深厚的爱。这也跟艾青战争观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出生于多灾多难,战争不断的中国,在法国留学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的软弱让欧洲等国瞧不起中国人。艾青弃画从诗的第一首作品《会合》就是在参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演讲会后写成的。与哈代没有直接参加战争不同,艾青不仅目睹了日本非正义的侵华罪行和中国人民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他自己也投身于战斗的洪流中,他对战争的体验是直观的,他的呼号因此也是直接的。与哈代同样,他创作了直接呼唤人们为祖国而战的诗歌,如《我们要战争--直到我们自由了》。此外艾青还创作了大量的表达对中国土地的热爱的抗战诗歌。最体现他强烈的民族热忱的诗篇就是《我爱这土地》。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大地,诗人没有绝望悲观,也不是在软弱地叹息呻吟,那眼中常含的泪水,言有尽而意无穷地,包含了诗人多么深沉的爱国热情。   与哈代的爱国主题战争诗歌最终义无反顾的走向了博爱的世界主义不同,艾青虽然也清楚地认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是会消灭的”。[3]51但是作为战争中受害的一方,战争给中国所造成的伤痛是清晰的,时时刻刻都压迫着人民,抗战期间,表现他的民族主义的诗歌理所当然的成为创作的主旋律。同时,作为一个留学法国,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博爱”与“人道主义”的思想的青年,他不仅关注着中国的大地,同时也注意到了世界上其它同样受着法西斯迫害的人民,创作了《欧罗巴》、《哀巴黎》等诗歌,为处于希特勒铁骑下的欧洲人民发出了呼号。   二、战争残酷:反思与控诉   哈代并没有亲历战争现场的经验,在他所创作的战争诗中只有《列王》中少有的直接对战争的残酷进行控诉。与场面描写的直接控诉相比,哈代更倾向以普通人的视角,冷静、客观地描写战争中小人物的心理和经历,以揭示战争给普通人身心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进而对战争进行反思。《在伦敦的妻子》[1]15通篇的叙述都很平淡,对丈夫的阵亡只有一句“他倒在了遥远的南方的大地上”,没有对英布战争的场面描写,没有对他牺牲的描述,就这么淡淡的一句就将战争的后果带到了远在伦敦的妻子身边。更讽刺的是第二天丈夫的家书也到了,同样也没有描写这位妻子的感情,只是陈述了客观事实。但“他们要把爱情重新体验”,这样一句话就能引起读者的无数想象,从而体会到战争对人的伤害。   最直接体现了哈代对普通人的同情的是《鼓手霍吉》[4]23-24,霍吉是威塞克斯乡下普通的庄稼汉的名字,这里泛指普通的士兵。为了统治者的利益,年轻的士兵茫然失去的生命,被“不加装殓,扔进了坑”般埋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