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海经和墨子研究述略
山海经和墨子研究述略
[摘 要]《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最重要的典籍文献之一,记录着先秦中华民族的生存信息和文明历程,是上古时期的一部奇书。先秦诸子中的墨子,大约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名翟,是鲁国人或宋国人,出身平民,擅长手工技艺。墨子为人谦和,主张“兼爱”、“非攻”。墨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成名于孔孟之间,学习儒家典籍,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成为当时的显学,并有《墨子》流传后世。本文尝试摸索研究《墨子》与《山海经》内容上的关系,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墨子》,以期对《山海经》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解读。
[关键词]《山海经》;《墨子》;内容;异同;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其中的“环伟瑰奇”之最者,莫过于《山海经》。但是,在诸子百家中,只有《尚书》、《管子》、《墨子》、《楚辞》、《吕氏春秋》等文献著作涉及与《山海经》有关的内容。比如《远游》里提到,“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注:“《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自生毛羽也。”显然,王逸认为屈原引用了《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所讲的羽民国、不死国。《吕氏春秋?本味》也引用了《山海经》的内容。例如食鸟卵的沃民、中容之国等国族名;招摇山、昆仑山、不周山等神话地名;以及灌灌等想象的野兽名和寿木、赤木、玄木等所谓能够使人长生不死的树木。所以《山海经》这部书在战国时代已经存在时没有疑问的,只不过,当时也许还没有这个名字。虽然上文指出引用《山海经》的这几部书,但也只是零星引用而已。其中,《墨子》这部书与《山海经》内容关系最为密切,先秦典籍之中只有墨家学派的著作称为“经”,《庄子?天下篇》云:“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可以看出,现存墨家典籍中就有《墨经》,分为《经上》、《经下》、《经说上》、《大取》、《小取》等6篇,其中包含很多几何光学的内容。由此墨家著作很早就被称为“经”。成书于战国时代的《五藏山经》也被称作“经”,根据《说文解字?糸部》记载“经,织也。从糸■声。九丁切。” “经”就是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五藏山经》的“经”不是“经典”的含义,只是“经历”的意义。可以看出两本典籍有很大的渊源,本文就试探研究《山海经》与《墨子》在内容上的关系。
一、关于《山海经》与墨子的社会活动
墨子名翟,“翟”一种释义是古书上长尾巴的野鸡,比如,《尚书?禹贡》提到:“羽畎夏翟。”《尚书?孔传》:“夏翟,翟雉名,羽中旌旄。羽山之谷有之。”另外一种是古人在衣服上描绘出长雉的图案,《诗?■风?君子偕老》提到, “■兮■兮,其之翟也。”《毛诗?国风》云:“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右手秉翟。赫如渥赭。”《礼记?祭义》:“岁既单矣,世妇卒蚕,奉茧以示于君,遂献茧于夫人。夫人曰:‘此所以为君服与。’遂副■而受之,因少牢以礼之。”由此可以得出,“墨翟”就是“用墨汁在衣服上画出翟羽”。另外,从《墨子》一书中,不难看出墨子读过许多古代典籍,由此可知,墨子很有可能进行图书的制作。墨子也很有可能参与《山海经》的图书整理。众所周知,《五藏山经》是《山海经》中最古老、地理学价值最大的部分。据史籍《潜夫论》记载:“禹师墨如。”传说上古时圣帝舜在位时,大水成灾,经四岳举荐,舜帝任命鲧为水正,负责治理水患。鲧采取堵塞之法,结果越堵水患越大,反到淹死了很多人。舜依法杀了鲧,又改任鲧的儿子禹治水,那时禹只有十七岁。面对如此重任,他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这时,有个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叫姜墨如,他见多识广,就向禹建议采取疏导之法治理水患。姜墨如建议使禹茅塞顿开,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平定了水患,禹因此拜墨如为师。由此可知,墨姓就可能出自炎帝后裔夏禹老师墨如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二、关于《山海经》与《墨子》地理内容
《墨子》中提到,子墨子言曰:“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言语不可尽计,上说诸侯,下说列士,其於仁义则大相远也。何以知之?曰我得天下之明法以度之。”;“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以上内容分别提到,用矩划成方形,用圆规划圆形,用绳墨划成直线,用悬锤定好偏正。可以看出,墨子十分了解测量技术和工具,《山海经》也是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山,如“堂庭之山”、“■阳之山”、“青丘之山”以及“箕尾之山”等,而每座山的命名是根据山的地貌而定的,这些山也体现了山系的走势;以及极其丰富的水文记载,河流大都记明了源头和注入之处,河流的发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处却远离此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