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和种质创新思路.docVIP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和种质创新思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和种质创新思路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和种质创新思路   摘要:通过对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甜玉米育种及种质创新的思路,即:加强收集、发掘地方品种资源;加强国外优良新种质的引进和利用;加强品质性状遗传的研究;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与其他生物技术相结合改良创新甜玉米种质等内容。   关键词:甜玉米;育种;现状;种质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S513;S3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1-0077-02      ThinkingofthePresentSituationandGermplasmInnovationofSweetCornBreedinginChina   HAN Jin-longWANG Tong-yanXU Li-huaXU Xiang-boZHOU Zhu-huaQIU Deng-linYIN Wei-jun   (Institute for Application of Atomic Energy,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an Shandong 250100)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the shortcoming in corn breeding were found and the methods of germplasm innovation were proposed as follosws:increasing the level for the collection and excavation of the local and foreign germplasm;to us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mutation methods,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iques and traditional dreed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germplasm innovation of waxy corn.   Key wordssweet corn;breeding;present situation;germplasm innovation;thinking   基金项目 山东省自然基金(ZR2009DQ014)。   作者简介 韩金龙(1977-),男,山东烟台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10-05-13      甜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世界上种植和食用甜玉米已有100多年历史[1]。甜玉米是玉米的一种胚乳突变型。根据它的甜度(糖分含量)和WSP(水溶性多糖)含量可分为普通甜玉米(传统的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又称超甜粘玉米)等3种类型[2]。以su1隐性纯合基因型引起的以胚乳缺陷为基础而培育的甜玉米叫普通甜玉米,在乳熟期胚乳中含有10%~15%(占粒干重的百分比,下同)的糖分,为普通玉米的2.0~2.5倍。由于含有大量的WSP而发粘,口感好[3]。超甜玉米是与普通甜玉米相比较而言的,其中较典型的是sh2隐性纯合基因型引起的以胚乳缺陷为背景的超甜玉米。超甜玉米在乳熟期含有40%~50%的糖分,为普通甜玉米的2.5~4.5倍,但由于缺乏WSP而无粘性,而且果皮也较厚。加强甜玉米是普通甜玉米的一种变异类型,是由su1基因的隐性修饰基因(se基因,又称糖分增强因子)所引起,加强甜玉米兼备普通甜玉米的高WSP和超甜玉米的高糖的优点,它不仅含有大量的WSP,与普通甜玉米相当,而且在乳熟期含有30%~40%的糖分,与超甜玉米相当。尤其是它在乳熟期含有3%~5%的麦芽糖,吃起来不仅甜、粘,而且还具有麦芽糖的风味。   1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   1836年美国的诺埃斯?达林育成第1个甜玉米品种“达林早熟”。1900―1907年美国开始正式设立甜玉米育种项目。随着控制甜玉米形成基因的相继被发现,甜玉米商用杂交种也随之被培育成功。1924年美国琼斯首先育成世界第1个甜玉米杂交种,1927年史密斯育成著名单交种“高登彭顿”(P39×P51)并广泛栽培至今。20世纪70年代以后,泰国超甜玉米育种研究发展很快,具有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并形成了本国特色的超甜玉米系列。   我国甜玉米育种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已取得显著的成绩。1968年中国农业大学育出我国第1个甜玉米品种“北京白砂糖”,未能推广。1984年育出第1个超甜品种“甜玉2号”,1990年育出第1个加强甜品种“甜玉6号”。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甜玉米育种才走上正轨,国家在“七五”、“八五”期间对甜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