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和学习兴趣.docVIP

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和学习兴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和学习兴趣

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和学习兴趣   摘 要: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面对这种形势,广大高中历史教师要肩负起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和社会的责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认真搞好自己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如何在新课改的条件下上好一堂历史课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简单谈了一下高中历史新课改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历史新课改 历史教育教学 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讲,就是要增加内隐知识的储存量,智力开发的过程也正是内隐知识外显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进行的怎样,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兴趣”的激活。而且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时代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因此,如何激发、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如何在一向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更是我们历史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如何“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了。而这个关键则在于教师如何在课初的几分钟就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迅速进入课时状态,进入教学内容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而这些都需要教师采用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新课导入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使其学习心理达到最佳状态。   如,我在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时,我并没有按以往的方法先进行复习提问,再直接导入新课,而是在幻灯上放了一个秦始皇的画像,然后让学生说出这是谁,让学生自由地讲述他们对秦始皇的了解。最后我再做一下总结:“那么,秦始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到底有何功过是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看看是否和你们所了解的一样。”就这样,我让学生对秦始皇这个人物产生新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心进入到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有了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就有了集中的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有了动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时,讲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一问题时,我先不让学生看书,而是让学生假想一下自己是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会采取什么措施。这个要求一提出,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纷纷发言,并且有的已经和同桌讨论自己如何做。我再叫几个学生回答他们的“措施”,最后再让学生看书,整理归纳。就这样,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我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当了回“皇帝”,发表了下自己的“高见”,这不仅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完成了问题。而且,创设问题情境,就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了某种悬念,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去探索、深思,这样不仅有效地完成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借用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一向都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历史事件离我们一般都很久远,学起来很抽象。特别是高中历史课,理论性、概念性、系统性比较强;学生概念不清、知识匮乏、时间混乱、理解困难,学习兴趣就相对减弱,学习动力也明显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用一些历史故事,使抽象、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饶有趣味,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我在给学生讲“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时,不是按照“背景、时间、经过、意义”这一传统模式一一讲述,而是给学生讲了“西安事变”的故事。我说:“在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感召和中日民族矛盾的进一步加深下,国民党内部的一些爱国将领也希望国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就是爱国将领中的两位……由于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叫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我将西安事变的“背景、时间、经过、意义”全部容纳进了这个故事中,讲完故事后我再让学生讲述通过这个故事了解到的内容,通过这个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这样,由于学生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对于相关知识也就记得比较牢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历史知识。借用历史故事,不仅能让历史知识形象生动,更能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