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谈灌溉工程经济评价方法改进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从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谈灌溉工程经济评价方法改进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998年第1期
从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谈灌溉工程
经济评价方法改进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董锋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酬谴计研究院兰州73O00O)
7.『)
f==了?歹
摘要笔者通过分析景泰川引黄电力提灌工程建成投运以来发挥的巨太效益.认为有必要对现行的灌
溉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做一盘进.井提出了盘进的主要思路和相应的改进意见,使之能充分体现水刺的基础产
业地位,评价结论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工程的社会功用.同时指出工程经济评价应在全面综夸分析的基础
上.对工程效益做出圆满的评价蛄论.
苯键词基础产业灌溉工程经济评价方’击陡进意见
恻辔
水利是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
业甘肃灌溉农业发展的事实对此作出了充
分的证明.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腹地,气候
干燥,降雨量稀少,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
步且时空分布极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尽管省
内东西部地区水土资源分布有较大的差异,
然而在一点上是早有共识的:无灌溉即无农
业.自60年代来.甘肃省在国家的大力扶
持下,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建成了一批大中
型骨干水利灌溉工程,如景泰川引黄电力提
灌工程,引大人秦自流蘧溉工程,皋兰西岔电
灌工程,榆中三角城电灌工程等,对甘肃省的
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凡是灌溉
受益的地方,农民粮食充足,家庭收入大幅度
增长,当地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文化教
育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显着提高,社会稳定
发展.笔者在文中多次提及的已经见效多年
的景泰川引黄电力提港工程使荒漠的景泰川
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洲.如今灌区内土地生
产力逐年提高,粮食连年丰收,人民安居乐
业.新建在壤区内的景泰县城,与景泰县城
旧址芦阳镇相比.无论从城市的发展规模,自
然景观.还是从居民在相应可比阶段的生活
水平,文化素质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当
地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已摆脱了恶性循
环,初步走上了持续,协诃,健康发展的道路.
l景泰川引黄电力提灌工程效益分析
景电工程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69
年开工,1971年开始发挥效益,发展灌溉面
积3O万亩;二期工程1984年开始建设1995
年全面竣工,再发展灌溉面积50万亩.景电
工程发挥效益20a来产生了巨大的农业效
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解决了当地
群众的温饱问题,还安置了来自景泰,古浪,
东乡,永靖,会宁,天祝等县的移民15.4万
人就主要受益区景泰县来看,变化是巨大
的
一
是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彻底改变,农业
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显着改善.
灌溉面积由上水前的7万亩增加到8O万商,
粮食亩产由80kg增加到35o~g,人均粮食占
有量由305增加到420kg,上水前年均调入
粮食ll3万,现在每年向国家交售粮食
8200多万k异,油品100多万,农民人均纯
占L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谈茬溉工程经济评价方法改进的必要性及其选径5?
收入达到485元,比1971年的8l元增长了近
5倍.
二是生态环境显着改善.灌区已实现了
林网化,上水前后相比,平均风速由3.4m/s
降到1.7m/s,最大风速由21.7m/s降到
12;7m/s,8级以上大风日数由29d减少到
14d,蒸发量由3300mm减少到2O00nma,年
平均降水量增加3.8rmn,相对湿度由46%增
加到48%,_干热风发生次数由h一次减少为
35a一次
三是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蓬勃兴起,第
三产业迅速发展.上水后到目前为止,景泰
县共有国营地方企业和县属集体工交企业,
粮食企业,农机企业二十余家,形成了以水
泥,石膏为龙头的建材系列产业,以电石厂为
龙头的化工系列产业,以地毯,皮革制品为龙
头的畜产品开发系列产业,以原煤开采,炼焦
为龙头的能源系列产业,地方工业体系初步
形成.乡镇企业至目前发展到1050个,总
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乡镇企业安排农村剩
余劳动力25000多人,占农村劳动力的
25%.各种商业机构已发展到200多个,l从
业人员20∞余人;个体商业发展到1100多
个,从业人员4000余人.
四是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
社会事业跃上新的台阶.迄今为止,景泰县
已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二千多人,初步形成
了科技服务网络系统.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同步发展,初等教育已经普及,成为
全省实现基本脱盲县之一.1977年恢复高
考制度以来,全县考人大学,中专的学生六千
多人.经济的振兴给景泰的文化事业带来了
繁荣,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得热烈广泛,1992
年被国家体委树立为”全国体育业余训练先
进县”.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已经建立,形
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医疗体系,昔日缺医少药
的状况已不复存在.
2问题的提出
我们暂且避开社会政治因素,仅就工程
建设与当地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