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红山铜钼矿区成矿规律和深边部找矿探讨.docVIP

香格里拉红山铜钼矿区成矿规律和深边部找矿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格里拉红山铜钼矿区成矿规律和深边部找矿探讨

香格里拉红山铜钼矿区成矿规律和深边部找矿探讨   [摘要]通过对香格里拉红山铜钼矿矿床的成矿规律基本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红山铜钼矿矿床的控矿因素以及找矿的标志,为红山铜钼矿区的深边部找矿奠定了基础,为解决香格里拉红山找矿突破,有效解决该地区的能源危机问题,实现矿山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类似红山铜钼矿区成矿规律的分析以及深边部找矿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关键字]香格里拉 红山铜钼矿区 成矿规律 深边部 找矿   [中图分类号] P5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97-2   香格里拉红山铜钼矿位于甘孜一理塘结合带西部德格一中甸陆块东缘印支期义敦一中甸岛弧带南部,属于中型矿床,当前矿山所研究以及探索的地段为地表铜钼体矿的上部,主要的矿产的量集中在深部,由此应在持续的实践当中提高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认识,通过对矿区深部成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的探索,通过使用新技术以及新方法预测成矿,并且通过在矿区的深部位置开展找矿工作是红山铜钼缓解能源危机,突破找矿的有效途径,由此,要实现矿山的找矿突破,则应在很大程度上探索红山铜钼矿的成矿规律。   1区域地质背景   红山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中甸县城北东45 km 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岛弧,其东部和南部为甘孜-理塘结合带,与扬子板块相连; 西部是近南北向展布的乡城-格咱大断裂( 图1a、b) (据王新松等2011)。中甸地区地层主要为三叠系的一套火山岛弧碎屑沉积岩建造,岩性为砂板岩夹碳酸盐岩、硅质岩及玄武安山岩等,从老到新依次划分为曲嘎寺组( T3q) 、图姆沟组( T3 t) 、喇嘛哑组( T3 lm) 。   中甸地区主要发育有3 期花岗岩岩浆作用及相关的成矿作用,分别为: 印支期岛弧型花岗岩浆成矿作用( 208 ~ 237 Ma) ,岩性主要为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等,以普朗、雪鸡坪、烂泥塘等超大型-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为代表; 燕山晚期A 型花岗岩浆成矿作用( 77 ~88 Ma) ,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以休瓦促石英脉型W-Mo 矿床、热林Cu-Mo 多金属矿点为代表; 喜山期碱性斑岩成矿作用,以诺东、东炉房等斑岩型Cu-Au矿床为代表。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NW 向断裂规模较大,发育较早,与区域主构造线方向一致,多属逆断层;NE 向断裂规模较小,发育较晚,常错开NW 向断裂。区内岩体及矿体分布明显受控于NW 向断裂,与铜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   a. 义敦岛弧燕山晚期花岗岩岩体及相关矿床分布图以及中甸岛弧大地构造位置图( 据王新松等2011); b. 中甸岛弧区域地质图(据王新松等2011); c. 红山Cu 多金属矿床地质图(据王新松等2011)   图1 中甸岛弧地质图( a、b) 和红山Cu 多金属矿床地质图( c)   中甸岛弧的结构和时空演化保持了义敦岛弧的共性,即晚三叠世中晚期,甘孜—理塘洋壳向德格—中甸微陆块俯冲,形成典型的沟-弧-盆体系( 208 ~ 237 Ma) ; 晚三叠世末,甘孜-理塘洋盆闭合,发生弧-陆碰撞造山,以同碰撞花岗岩和造山隆起为标志( 138 ~ 207 Ma) ; 在碰撞造山后,义敦岛弧进入伸展阶段,以发育A 型花岗岩为特征( 65 ~ 135 Ma) ,直至喜马拉雅运动开始。   2矿区地质概况   红山铜钼矿区与雪鸡坪铜矿毗邻,位于晚三叠世格咱岛弧带。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曲嘎寺组二、三段( T3q2-3 ) 和图姆沟组二段( T3 t2 ) ,总体为单斜构造,倾向240°,倾角60° ~ 90°( 图1c) 。矿区内零星出露有印支期闪长玢岩岩脉和石英二长斑岩岩株,岩体的全岩Rb-Sr 模式年龄为214Ma; 矿区北部约150 m 深处发现有隐伏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花岗岩岩枝,其形态与规模尚未查清,可能为深部隐伏大岩体的岩枝; 钻孔资料显示在矿区中部Ⅱ矿带深部发育有细脉浸染状Cu-Mo 矿化的花岗斑岩、呈层状-透镜状,CK17-4 孔在250~ 350 m 进尺中共穿过11 层岩体,最后一层视厚度约为40 m; 前人对隐伏岩体上部Cu-Mo 矿化石英脉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 定年,等时线年龄为( 77±2) Ma,显示红山矿区存在燕山晚期斑岩型Cu-Mo 矿成矿作用。   由于岩浆侵入,矿区中部广泛发育矽卡岩化和角岩化,构成一条长约1. 5 km,宽约0. 8 km 的矽卡岩-角岩带。红山矽卡岩和角岩通常相间排列,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红山矽卡岩型铜矿赋存于曲嘎寺组二段地层的角岩带和矽卡岩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铁矿,此外还有少量闪锌矿、方铅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铋矿、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