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七)凡物流形》补释二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博(七)凡物流形》补释二则

《上博(七)·凡物流形》補釋二則 (首發) 鄔可晶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07級博士 一 《上博(七)·凡物流形》甲本簡2、乙本簡1~2有如下之語: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圖版78、11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圖版78、111~112頁,釋文考釋226~227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侌(陰)昜(陽)之〈凥〉,(奚)??(得)而固? 原整理者曹錦炎先生謂“”係“凥”之誤字,與簡16“凥”訛作“”同例。同上,226頁。由於與“”押韻的“固”是魚部字,“”為“凥”之形訛這一點大概可以肯定下來。原整理者曹錦炎先生根據楚簡一般用字習慣,讀“凥”為“處”,義同“居”。同上,226~227頁。我們在寫《〈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編釋文》時,曾懷疑“凥”當讀為“序”。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編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同上,226頁。 同上,226~227頁。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編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首發,2007年12月31日。 《談〈上博(七)·凡物流形〉甲乙本編聯及相關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首發,2009年1月7日。 《春秋繁露·精華》:“故變天地之位,正陰陽之序,直行其道,而不忘其難,義之至也。”“固”有“定”義(《故訓滙纂》398頁),與“正陰陽之序”之“正”相近。不過,“凥”用為“序”在楚文字中未見其例,故加問號以示不敢肯定。 我們之所以有此懷疑,是感到“陰陽之處”或“陰陽之居”的說法頗為陌生,文義不易講通。那些主張“”不必視為“凥”之誤的學者,如季旭昇《上博七芻議》讀 如季旭昇《上博七芻議》讀“”為訓“常”之“彝”(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年1月1日)、凡國棟《上博七〈凡物流形〉2號簡小識》讀“”為當遷移講的“徙”(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年1月7日)、季旭昇《上博七芻議三:凡物流形》讀“”為“濟”(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年1月3日)。 正如上引文所指出的,“凥”在古文字中從來不表示“序”,這一點成為“凥”讀作“序”的最大障礙。經過反復考慮,現在我們認為,原整理者曹錦炎先生的讀法很可能是正確的。 銀雀山漢簡中有一種屬於“陰陽時令占候之類”的數術文獻,其篇題為“天地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吳九龍:《銀雀山漢簡釋文》,61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李家浩先生在給胡文輝先生的信中解釋篇名說:“‘居’似應釋作居處之‘居’,《天地》全篇內容都是根據天地、八風、五行、客主、五音所在的方位或日辰來占候吉兇的,故名。”胡文輝:《銀雀山漢簡〈天地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釋證》,《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302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這種用法的“居”在古書中也是有的。《晏子春秋·內篇問上》“景公問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對以不與君行邪”章:“不權居以為行,不稱位以為忠。”俞樾根據“權居”與“稱位”相對,指出“‘居’,猶‘位’也”。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上冊,227頁,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月。其說甚是。簡文“陰陽之凥”與“天地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語例相同,“凥”和“居 吳九龍:《銀雀山漢簡釋文》,61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胡文輝:《銀雀山漢簡〈天地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釋證》,《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302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上冊,227頁,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月。 楚簡中的“凥”多用為“處”,這是大家所熟悉的。在《上博(三)·周易》中,與簡本“凥”對應之字,在今本中多作“居”,與《說文》和傳世古書以“凥”為“居”同,如:簡16:“(隓―隨)求又(有)??(得),利凥(居)貞。”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圖版28、釋文考釋159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簡25:“(拂)經,凥(居)貞吉,不可涉大川。”同上,圖版37頁、釋文考釋171頁。簡26:“凥(居)吉。”同上,圖版38頁、釋文考釋172頁。如果《凡物流形》“陰陽之凥”的“凥”的用法同於《周易》,那麼,“陰陽之居”的說法就跟“天地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完全一致了。不過,由於上博簡《周易》的文字風格和用字習慣比較複雜,既有楚系文字的特徵,又有秦系文字和楚、秦之外的文字系統的特徵,參看秦倞:《利用出土資料校讀〈周易〉經文》,12~13頁,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陳劍教授),2008年5月。以“凥”為“居”很可能屬於非楚系文字的用字習慣;“陰陽之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