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类油层注聚的体系参数优化的方法的研究
二类油层注聚的体系参数优化的方法的研究
【摘要】 由于二类油层平面、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注入浓度与油层匹配性变差,驱替效率下降。本文根据不同聚合物体系恒压渗流实验研究结果,结合井组平均渗透率,完善二类油层聚驱注入浓度与油层匹配方法,注聚浓度匹配细化到层段,实现了注入浓度与油层的最佳匹配。注入浓度优化后,整体注入压力分布更加均衡,低渗透部位、薄差层吸水比例明显增加。
【关键词】 注入浓度优化 井组平均渗透率 恒压实验 聚合物驱
二类油层注聚初期对单井注聚浓度进行了个性化设计,但从注入状况看,出现注入困难井多,不同渗透率层段吸水差异大等问题。因此,通过进一步研究注入浓度优化方法,提高注聚浓度与不同渗透率油层的匹配性,为今后注入浓度调整提供指导。
1 二类油层聚驱注入浓度与油层匹配性分析
根据注聚后的注入压力、注入剖面等动态变化情况,对注入浓度与油层匹配性进行分析。
1.1 注入困难井多,压力分布不均衡
部分井注聚后注入压力上升速度快,注聚一段时间后注入压力接近破裂压力,出现注入困难。这些井与周围油井有3向以上连通,一类连通率达到62.3%,表皮系数-1.75,不存在油层污染,注入强度比全区低0.7 m3/(d·m),分析认为这些井原设计的注入浓度偏高,与油层不匹配导致注入困难。1.2 低渗透油层吸水量低,动用状况较差
统计注聚后36口吸水剖面不均匀井,厚度比例为23.3%的低吸水层段,吸水比例仅为12.3%,吸水强度2.7m3/(d m)。从北东块一区不同渗透率层段吸水剖面统计结果看,渗透率小于0.4μm2油层,注入孔隙体积仅为0.16PV,低于全区0.39PV,低渗透油层动用状况较差。
通过以上分析,存在部分井、层段与油层匹配性差等问题,需优化注入浓度,提高与油层匹配性。
2 二类油层聚驱注入浓度优化方法
为提高注入浓度与油层匹配性,以恒压实验研究成果建立的注聚体系匹配模板为基础,同时引入了反应井组渗流能力的井组平均渗透率,进行注入浓度优化设计。2.1 建立完善注聚体系匹配关系模板
为搞清不同聚合物体系与油层的匹配关系,开展了不同压力梯度条件下聚合物体系在油层中的恒压渗流实验。
从实验结果看,清水体系,压力梯度在0.1MPa/m(二类油层现场统计结果)条件下,渗透率为0.15μm2的油层,最高能够注入950万分子量,注入浓度为1500mg/L聚合物体系;渗透率为0.27μm2的油层,能够注入950万分子量,最高注入浓度为2000mg/L聚合物体系;渗透率为0.35μm2的油层,能够注入2500万分子量,注入浓度为1500mg/ L聚合物体系;渗透率为0.49μm2的油层,能够注入1900万分子量,最高注入浓度为2200mg/L聚合物体系;渗透率为于0.68μm2的油层,能够注入2500万分子量,注入浓度为2000mg/L聚合物体系;渗透率为1.24μm2的油层,能够注入1900万分子量,注入浓度为2500mg/L聚合物体系。
2.2 改进注聚体系设计依据的渗透率计算方法
以往在注聚参数设计时,主要根据注入井全井平均渗透率对单井注入浓度进行优化设计。但由于二类油层平面、纵向渗透率差异大,平面渗透率变异系数达到0.76,纵向上渗透率级差达到3.4,因此,根据注入井渗透率进行的注入浓度优化设计,不能完全满足注聚体系个性化设计要求。
为了实现注聚体系参数与油层的最佳匹配,需要综合考虑井组内油水井渗透率分布、连通状况及连通层厚度等。为此,引入能够代表井组渗流能力的井组平均渗透率概念,进行注聚注入浓度优化设计。
2.3 优化匹配方法,提高注入浓度与不同渗透率油层匹配性
以恒压实验研究的注聚体系匹配关系模板为基础,对井组渗透率重新计算后,建立注入浓度优化方法。
从井组平均渗透率计算结果看,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井组平均渗透率大于注入井的渗透率;二是井组平均渗透率小于或等于注入井的渗透率。要实现注聚体系与油层的最佳匹配,首先保证注聚体系能够顺利注入。为此,在井组平均渗透率大于注入井渗透率时,井组注聚体系根据注入井渗透率匹配,在注入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适当上调浓度;在井组平均渗透率小于或等于注入井的渗透率时,井组注聚体系根据井组平均渗透率计算结果匹配,下调注入浓度。
对于纵向渗透率级差大的油层,单一段塞不能保证注入浓度与全部油层匹配,需要优化注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调整做法:
一是对单一韵律沉积、剩余油集中在小于井组平均渗透率的层段,采取梯次注入方式,先注高浓度段塞调堵高渗透层,再逐步下调注入浓度驱替中低渗透层的剩余油。
二是对多段多韵律沉积的油层,隔层发育稳定、剩余油集中在小于井组平均渗透率的层段,结合分层测调措施下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探讨.doc
- 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的研究.doc
- 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优化的策略.doc
- 事业单位绩效审计评价的体系的研究.doc
-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改革的研究.doc
-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处理的技巧探析 .doc
-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的现状及对策.doc
-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改革内在价值的体系及政策建议.doc
-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改革的研究.doc
-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改革建议.doc
- 《GBT 35232-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日照》专题研究报告.pptx
- 《GB_T 33527-2017公共就业服务 总则》专题研究报告.pptx
- 《GBT 23541-2017 固结磨具 磨钢球砂轮》专题研究报告.pptx
- 《GB_T 26985-2018原油倾点的测定》专题研究报告.pptx
- 《GB_T 36809-2018可可丛枝病菌检疫鉴定方法》专题研究报告.pptx
- 《GB_T 37175-2018焦化咔唑》专题研究报告.pptx
- 《GB_T 35567-2017鲁农Ⅰ号猪配套系》专题研究报告.pptx
- 《GB_T 6891-2018铝及铝合金压型板》专题研究报告.pptx
- 《GB_T 19913-2018铸铁供暖散热器》专题研究报告.pptx
- 《GB_T 35066-2018干扰床分选机》专题研究报告.pptx
最近下载
- 血糖仪质控规则 .pdf VIP
- 中国矿业大学《学术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2025年南京新工投资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docx
- 组织胚胎学教学教案.doc VIP
- 2025年石家庄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九年级英语感叹句.ppt VIP
- 第3单元第7课+中国传统色(课件)-2025-2026学年+赣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Unit 6 How do you feel Part B 课件(共20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第.doc VIP
-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知识梳理+考点精练(一)(原卷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