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53例的总结报告
沈阳市传染病院中医科 杨逢伦主治;杨元德整理?
根据国内医学文献记载,一般中医治疗小儿麻痹皆单独采用针刺疗法,或单独采用梅花针疗法,尚未有同时并用的。我们通过整风学习后,在卫生工作大跃进中,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树立起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并为了加速患者全愈的日期,大胆的试用了“针刺和梅花针刺合用方法”,经初步对70例小儿麻痹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近又继续在临床上治疗本病53例,疗效同样良好。兹将53例的临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一、临床操作方法
(1)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拘泥所有患者皆用一律的刺激手法。并以素问痿论中说的“各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金鉴杂病篇,中的“遵经独取治阳明”,以及古人“左病取右,上病下取……”等作为治疗原则,进行施针。 (2)针刺穴位: 颈瘫、痰鸣、咽下困难——风府、风池、天柱、天突、丰隆。 上肢瘫——大椎、身柱、大杼、肺俞、巨骨、肩髃、曲池、合谷、外关。 下肢瘫——命门、肾俞、八髎、秩边、环跳、委中、阴市、风市、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足上廉、绝骨、太冲、昆仑。 (3)梅花针刺激部位: 先按常规刺激背部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的脊柱两旁,均为脊柱旁开一横指处(即针灸学中,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俞穴部位)。其次四肢部皆按经络的循行路线叩打之,尤必须刺激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商阳至肩髃),及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髀关至厉兑)。 (4)刺激手法:针刺术的手法用单刺术或旋捻术,一般皆不留针。梅花针的刺激手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轻刺激、或中等度的刺激手法。 (5)治疗日程:一般可连续施治两天,第三天休息,亦可隔日一次,身体特别衰弱者则隔二、三日一次,均是先针刺,而后再施梅花针叩打。
二、疗效分析
(1)性别:在53例中,男性24例,女性29例,女稍高于男。 (2)年龄:6个月-1岁9例,1-3岁24例,3一5岁17例,6-8岁3例。 (3)发病年月:本组53例均在1958年10月至11月发病。 (4)疗效统计:有效52例,其中全愈者38例,死亡1例。
三、典型病例介绍
例一:刘××,女,10个月,住院号24985,1958年10月1日入院,10月22日出院。 诊断:小儿麻痹症。 症状:两上肢不全瘫,能伸屈不能持物;两下肢全瘫,既不能伸屈也不能活动,两膝腱反射消失。 治疗:10月2日,针命门、肾俞、秩边、次髎、委中、足三里、三阴交;并用梅花针常规即打背部脊柱两旁、及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10月4日,又按上法施治一次。10月6日,已显著收效,上肢能持物但无力,下肢能轻微仲屈活动。间日一次,又治七次,患者全愈出院,例二:金××,女,1岁,住院号24710,1958年9月25 日入院,1958年10月19日出院。 诊断:小儿麻痹症。 症状:右侧上肢全瘫,不能伸屈活动,两侧下肢能伸屈但无力。 治疗:9月27日,针肩髃、曲池、合谷、风池,先健侧后患侧,然后用梅花针即打背部脊柱两旁、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 线、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9月29日,10月1日均采用此法施治。10月3日两下肢已能登被子、右上肢能伸屈。又继续用此法治疗八次,全愈出院。
四、讨论与体会
(1)在临床上治疗本病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病的治疗以循经取穴为原则,不论针刺或梅花针,尤注重手足阳明经穴,梅花针更是以经络的循行路线为刺激部位。从临床上收到的卓越疗效来看,已有力的证明了这点。 (2)关于施针手法问题,根据本人以往的经验及此53例的临床心得,认为应当“虚者补之”,但在治疗时绝不是千篇一律用轻刺激或中等度刺激,必须灵活运用。况且,古人所用的“补法”不仅包括有轻刺激,亦包括有重刺激,故在适当的情况下采用重刺激,并非和“补”相抵触。根据巴甫洛夫氏研究的动物神经类型共分四种,每种类型对外界刺激的反映是不同的,可证明针刺人体,对神经类型不同的人采用同一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关于手法以灵活运用为宜。根据临床实践证明,针刺与梅花针并用所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是与刺激手法的适当分不开的。 (3)在发热期进行针刺,并不影响恢复。根据一般文献记载,皆认为在发热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任何活动性的医疗措施,因为对神经系统的任何刺激,必然使运动细胞代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