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中国义门公社生产方式及现代价值的研究
传统中国义门公社生产方式及现代价值的研究
摘 要:义门公社是传统中国社会一种特有的家族文化符号,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传统中国的遗存。义门公社生产方式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义门公社;生产方式;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67-02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成的宗法社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重农主义传统的东方大国,传统中国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典型特征的宗法精神。义门公社是传统中国社会一种特有的家族文化符号,是中国宗法精神的一个具体呈现,其主要特征为“同居、共财、不析居”。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传统中国的遗存――义门公社
传统中国义门公社体现为社会形态中基石之职责,全体家族成员实行合族共居;不存在土地私有制。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共居:以公共性为基础的义门公社土地所有制
1.合族共居义门公社的典范
(1)义门陈氏――江西德安的江州义门陈氏自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其始祖陈旺开基建庄,至宋嘉七年(公元1063年)奉旨分庄,合族同居332年。陈旺及其子孙以孝道治家,撰家法,立家范,置田产,办书院,建立了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程度的义门大家庭。义门陈氏实行同锅共灶,财产公有,共同劳动,计划消费,历十五代,人口达三千九百余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最盛、团结最紧、合居最长,人口最多的大家庭,受到唐宋(五代十国、北宋、南宋)九任皇帝二十七次旌表。
(2)义门郑氏――浙江浦江的麟溪义门郑氏,号称“江南第一家”(洪武十八年〔公元1383年〕明太祖朱元璋赐封)。义门郑氏高举孝义旗帜,遵循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伦理,同居、共财、聚食计十五世历时三百三十余年。义门郑氏历三朝、五次帝王题赠、六次旌表,以《郑氏规范》与《郑氏家仪》治家,有功德录《麟溪集》及《圣恩录》激励族人。
2.义门公社土地公共性
义门公社强调成员之间的互利合作,协同发展,共同维持公社之生存。义门公社强调的是土地归全体成员所有,实行的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公共性,公社成员对土地进行集体耕作。据《南史》记载:“零陵谭弘宝、衡阳何弘、华阳黑头疏从四世同居,并共衣食。”[1]又据《魏书》记载:“太山刘业兴四世同居,鲁郡盖隽六世同居,并共财产,家门雍睦。乡里敬异。有司申奏,皆标门闾。”[2]
3.义门公社生存地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
基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生存的义门公社,在聚居地的选址上独具匠心,一般以群山环绕的丘陵地为主。婺州义门郑氏所处地:“东明山在浦江县之东鄙。浦江倚山为县,自仙华峰斜迤而东,若万马长趋,不复回顾,二三十里之间,满望皆山也。东明下瞰大泽,中隐然突起,高不逾寻丈,而大林木左右蔽亏,似不与人世通。昔人因得附山为称。”[3]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义门公社供给制
义门公社的所有物品实行家族原始共产分配制,基本经济结构――农业和家庭工业相结合。农耕社会主要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义门公社能够长期存在的先决条件――有雄厚的物质保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十分重视农耕:“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①孟子也指出农时重要性:“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②
1.实行共产制生产
义门公社实行原始共产分配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充足的生产,这就需要公社成员辛勤劳作而得。义门郑氏和义门陈氏切实地实践着共产制的生产:“诸妇主馈,十日一轮,年至六十者免之。新娶之妇,与假三月,三月之外,即当主馈……主馈者次第交之。”①义门陈氏:“差弟侄十人名曰宅库人,付掌事手下共同勾当。一人主酒、醋、曲蘖等。二人知仓,交领诸庄供应谷斛,并监管庄客逐日舂米,出入上簿,主事监之……主庄者次第施行。”②
2.平均主义的分配制
义门公社奉行合作共居的主要形式即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如义门郑氏:“各房用度杂物,公堂总买而均给之,不可私托邻族,越分竞买,鲜巧之物,以起乖争。”③义门陈氏在《家范十二则》中提出“均出入”:“生财之难,期其亘足。制用有经,积施相续。积而不施,施而不彀。侈靡吝悭……均为薄俗为汝曹勖。”④据《唐书》记载:“刘君良,瀛洲饶阳人。四世同居,族兄弟犹同产也,门内斗粟尺帛无所私。”[4]又据《宋史》记载:“徐承,莱州掖人。幼失父母,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同甘藜藿,衣服相让,历四十年不改其操。所居崇善乡缉俗里,木连理,瓜瓠异蔓同实……承尝为赞皇令。”[5]
3.注重产业发展
义门公社要维持公社原始共产分配制度,需要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撑,义门公社注重产业的发展。如义门郑氏:“增拓产业,长上必须与掌门户者说其物与价等,然后行之。或掌门户者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