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之的影响的研究
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之的影响的研究
摘要:中国古代已经形成本土化、原创性的职业教育,传统职业教育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理念。但是,中国原创性的职业教育最终没有实现现代化,封闭性是阻碍中国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原因。走职业教育社会化、普及化的道路,重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高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传统文化;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179-02
问题的提出
传统职业教育,指中国古代就已存在的本土的原创性职业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对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阶段性总结,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现代化。
对照《意见》的理念,不难发现,我国古代已经存在职业教育,其在实践性、职业性方面卓有成效。古为今用,借鉴本土原创性的职业教育为我国今天的职业教育改革之用,显然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历史悠久的中国职业教育并没有完成现代化,近现代的工业文明连同职业教育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其症结何在?以史为鉴,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
中国古代已经形成比较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社会分工、文字的发明等因素,必定导致生产经验的间接传授,因而产生了职业教育。早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产生,如神农氏传授耕种方法,伏羲氏传授“拘兽以为畜”,螺祖传授育蚕、治丝茧方法等等。分析发现,本土原创的职业教育其实颇多值得借鉴的内容。
(一)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强调“立德树人”、“育人为本”
《意见》提出职业教育的前提是“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中国古代的职业教育也非常重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历史上各行各业均要求从业者必须甘于奉献,为事业献身,要爱国利民,有仁人之心。重视人的培养是中国传统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
在《墨子?尚贤》篇中,墨子为墨家弟子制定的道德标准就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中医授徒非常重视医德的传授,提出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准则。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用医术救民于水火,而不愿留居官府为权贵效命,坚持不为名利所诱、不为威武所屈的崇高医德。
护镖也是一种职业,武术行业非常重视学徒的道德水准,要求学武不能伤人,学武要用于锄强助弱,要有侠义之心,要爱国爱民。
当官者也有职业道德,古代流传着一种成文的“官箴”,有劝人坚持民本思想的,如《牧鉴?接人》中的“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有劝人坚持为官保持清廉的,如徐榜《宦游日记》中提出“一朝点污,终身玷缺”;有要求摒弃以清廉博取名声的虚伪行径的,如《从政遗规》中提出“居官不可作受用之想”。又如,东汉时期的张衡一生做出了“地动仪”、“浑天仪”等发明成果,在多个职业技术领域有很高的地位,张衡就曾提出“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禄之不伙,而耻知之不博”的从业格言。
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古代的职业教育在这些方面值得借鉴。
(二)重视高素质的职业技能
中国古代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高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求技能训练必须精益求精。
《庄子?养生主》对庖丁解牛的技能做了记载,庖丁可以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因此,牛刀虽已用了19年,而其锋利仍“若新发於硎”。庖丁甚至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精神享受,“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完成操作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文中对职业技能还根据其水平进行了等级划分:“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庄子》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之高可见一斑。
北宋政治家、教育家欧阳修记载了一个卖油翁酌油的精湛技能:“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其原因 “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对职业技能培养的认识,实际上体现了结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三)艺徒制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及职业性理念
艺徒制是中国持续了几千年的流行最广泛的职业教育方式。徒弟在生产中接受职业技能的传授,或一师一徒,或一师带几个徒弟,通常是边学边干,学以致用。艺徒制的形式几乎存在于任何行业,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高水平的能工巧匠,他们创造了一件件精品,如冶金业方面的“越王勾践剑”,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弄清其高性能的机理;建筑业方面创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如故宫的宫殿;陶瓷、工艺品行业贡现了大量国宝,创造这些精品的高超技艺往往与艺徒制的培养模式有密切的关系。
做为一种教育模式,艺徒制有很多优点,首先是坚持言教身传,并且教学过程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相示以巧,相陈以巧”。学徒一般要熟悉掌握所有的生产岗位,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