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典詈辞修辞的研究
何典詈辞修辞的研究
摘 要:《何典》又名《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是清代张南庄所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借鬼人鬼话鬼事,描写了官吏获绅贪婪巧夺、虚伪丑恶的种种情状,“在死的鬼画符和鬼打墙中,展示了活的人间相”(鲁迅《何典》题记)。《何典》中收集了吴语方言中大量的成语、俚语,且常常使用其转义和借义,随手拈掇、笔墨恣肆、穷形尽相,常令读者会心而笑,是方言文学的别致之作。本文主要以《何典》中的吴语詈辞为语料,从修辞角度加以分析,借以探讨近代汉语中存在的修辞方式。
关键词:《何典》 詈辞 修辞构成 修辞意义
《说文解字》:“詈,骂也。”王筠进一步解释说:“詈,周语也。骂,汉语也。”这说明“詈”与“骂”在古代属于不同时期的用语。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詈”,文雅而书面化;“骂”,通俗而口语化。作为语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詈辞是大众宣泄情感的一种手段,是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中所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同在中国大地,由于自然环境、文化思想等不同,也给詈辞带来了不少地域差异。
置辞的地域差异往往体现在一些地区独特的詈辞上,如只要一听到“瘪三”“阿飞”“乡下人”等骂人话,人们可能马上就会意识到说话人是上海人;听到“你丫的” “你丫挺的”则可以推断说话的是北京人。《何典》中有许多方言词语专门用来指称吴语区特有的事物或反映出与其它方言区同物而异称的情况,该书在运用方言词语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上有其明显的特色。本文试从修辞角度对吴语中常见的一些詈辞略作分析。
一、修辞与詈辞的构成
詈辞常用比喻、借代、双关和藏词等修辞方式。
(一)比喻
詈辞中用作比喻的事物,最常见的有动物、鬼物、什物、卑贱奸邪等。
1.动物
1)猪
猪因为有贪食、懒惰的习性,并给人以蠢笨的印象,所以有不少以“猪”构成的詈辞,如“打气猪”比喻肥胖的人。
(1)那雌鬼起初还半眠半坐,后来胀得四直六直,像打气猪一般,困在床上等死。(第五回)
(2)上首是一只触呆猪婆,下首是一腔舔刀着羊咩咩。(第二回)
2)猫
懒惰、游荡的人常被比成“猫”,如“三脚猫”。
(3)被一只三脚猫衔住一个死老虫,跳在踏床板上一声响。(第七回)
(4)臭鬼又杳无音信,不见回家——心里好生着急,便立愿吃几年猫儿三官素。(第七回)
3)狗
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狗既有忠实于主人的美德,又有仗势欺人的奴才劣根性。于是后一种特色几乎是骂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如:“狗獾了面孔”比喻死皮赖脸、厚着脸皮的人。
(5)那魇子也不发怒,狗獾了面孔,只管低头下气的求他。(第七回)
“烂狗屎”比喻廉价,含贬义。
(6)地里鬼故意千嫌百比,马鬼便不敢争多论寡,就烂狗屎价钱买成了。(第十回)
4)龟
又称乌龟,古语本为四灵动物之一,常作延年益寿的吉祥语,至元朝时,才逐渐为骂譬语,演变的原因,是因为龟的俗称“王八”与“忘八”谐音,而“忘八”的本义指人忘掉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个字,后又引申为对那些妻子有外遇的男人的骂詈语。如:“披蓑衣乌龟”。
(7)就是查访那标致细娘,也不过想寻个披蓑衣乌龟,钻谋来私下去偷偷罢了。(第八回)
“开眼乌龟”比喻明知妻子有外遇而不敢声张的人。
(8)那里塑得披头散发,赤脚跋倒的坐在上面;脚跟头哺一个开眼乌龟,乌龟身上盘条烂死蛇。(第六回)
5)虎
老虎因其本性凶猛、残忍,常与其他词语配合而成骂譬语,而狼因为性情暴决、凶残,为世人所痛恨,所以经常合起来作为詈辞使用。如:“狼飧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9)走堂去顶了一泛供饼来,摆在面前,三个狼飧虎咽吃了一阵。(第一回)
“如狼似虎” 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10)一班牢头禁子,个个如狼似虎,把他摆布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第三回)
除以上几种动物外,其他被用作詈辞的还有蛇,如“蛇头接尾”(第一回)、“弄蛇叫化子”(第六回)、“踏弗杀地扁蛇”(第六回);鼠,如“臭老鼠”(第一回)、“爬棺黄鼠狼(第三回);驴,如“擐折驴卵”(第二回);鸡,如“斗昏鸡”(第一回)、“昏头鸡”(第一回)、“雨淋鸡”(第三回)等等,不一而足。
另外,还有上述所涉及但没有提及的动物的总称,古语为“蛆虫蚂蚁”(第一回)、“叮屄虫”(第四回)、“衣冠禽兽”(第十回)、“扁毛众生”(第十回)等。
2.鬼物
《何典》这部作品中的角色几乎都以“鬼”字冠名。如本文第一主人公“活鬼”指的是人,一般有轻蔑或开玩笑的意思;“活鬼”的儿子“活死人”比喻行事麻木,不懂变通的人。当然,“活死人”后来服用了“蟹壳仙人”的益智仁后就“足智多谋”了;“饿杀鬼”比喻狼吞虎咽吃相难看的人,文中引申为贪婪、贪财的人;“老鬼”引申义为内行、精明的人;“地里鬼’可引申为熟悉内情的人;“白日鬼”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FC050-Modbus通讯说明文件.docx VIP
- 《金川雪梨膏》标准文本.pdf VIP
- 2025年中国冷藏汽车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docx
- 市政管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认证质量管理(ISO9001)手册(质量管理体系).pdf VIP
-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CB.ppt VIP
- GB50366-200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SOLAS公约2016年中文综合文本(船海人版)- 第III章 救生设备和装置.pdf VIP
- 2024年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中国谷物播种机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