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师县作物施肥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docVIP

伽师县作物施肥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伽师县作物施肥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伽师县作物施肥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摘要 分析伽师县土壤及其养分状况,总结了伽师县作物施肥状况,并针对作物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施肥措施。   关键词 施肥现状;改进措施;测土配方施肥;新疆伽师   中图分类号 S147.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2-0235-01      喀什地区伽师县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占可耕面积的50%),土壤养分含量低或养分不平衡,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增加土壤养分的浓度和促进土壤养分的平衡,对于当前各类作物持续优质高产高效发展尤为重要。      1伽师县土壤及其养分状况      1.1土壤状况   伽师县土壤以棕模土为主,可分为灌淤土、潮土、棕漠土、草甸土、盐土、沼泽土、风沙土等7个土类。土壤整体呈碱性,平均pH值7.8。农耕地以潮土和灌淤土为主,少部分为灌溉草甸土和灌溉风沙土。土壤中速效钾含量高(平均高达210mg/kg以上)。潮土在伽师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达4.3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61.3%。   1.2土壤养分状况   伽师县土壤腐殖质层较薄,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少,含量较低,仅1%~3%;土壤盐渍化较普遍,土壤结构比较复杂。在1981年土壤普查中,灌淤土(0~20cm)有机质含量11g/kg,速效氮32.6mg/kg,速效磷3.6mg/kg,速效钾234mg/kg,速效锌1.14mg/kg,速效锰4.28mg/kg,速效硼1.04mg/kg;1990年有机质含量13.2g/kg,速效氮56.7mg/kg,速效磷7.2mg/kg;1998年有机质含量13.8g/kg,速效氮53.3mg/kg,速效磷11.2mg/kg,速效钾169mg/kg;速效锌1.13mg/kg,速效锰4.76mg/kg,速效硼3.08mg/kg;2003年有机质含量12.3 g/kg,速效氮50mg/kg,速效磷11.1mg/kg,速效钾175 mg/kg;2007年伽师县被确定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通过对全县3 925个土样,108个植株样进行测试结果为:有机质含量13.38g/kg,速效氮60mg/kg,速效磷16.9 mg/kg,速效钾171mg/kg。通过5次土壤普查,可以看出现在土壤养分与2003年相比,有机质含量增加1.08g/kg,速效氮增加10mg/kg,速效磷增加5.8mg/kg,速效钾减少4mg/kg。      2作物施肥状况      2.1作物施肥水平   20世纪70~80年代在农田投入的化肥量极少,一般只有尿素和磷肥,农家肥投入也少,仅4.5t/hm2,土壤农业产出率很低,土壤养分总体上不平衡,存在少氮缺磷现象,耕地闲置多。90年代初期,全县进行秋季大力积肥活动,利用骆驼刺、苦豆子等植物沤制农家肥,使90年代初期的速效钾迅猛增加,速效磷的含量也增加了1倍。9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提倡多熟制(冬麦―夏播玉米―冬麦)、伽师瓜和酸梅生产,在土壤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给耕地吃上了营养套餐,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大面积种植伽师瓜,速效钾在土壤中的含量有所下降。   2.2作物施肥方法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伽师县化肥施用的技术水平较低,主要以春季农家肥和秋季草肥作基肥深施,极少量地块在作物生育期通过撒施的方法追施化肥为主。90年代中后期,施肥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家肥(厩肥为主)、油渣以深施为主,以30%~50%的氮肥和100%的磷肥在犁地时翻入土壤,其余氮肥,在生育期中作追肥,根据农作物生理需要以分批沟施为主,撒施肥料的面积逐年减少,2007年仅占10%。      3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3.1经验施肥,化肥用量多,农家有机肥少   近年来,绿肥作物面积少,施用厩肥也很少,有机肥源仅靠秋季打草积肥和少部分农作物秸秆还田,绝大多数耕地只靠施用化肥。施肥量的多少,没有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仍然以经验施肥为主,施肥存在盲目性。对不同肥力的土壤施肥“一刀切”,施肥普遍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肥;重大量元素肥,轻中、微量元素肥。   3.2肥量投入严重不足,质量不高   虽然大部分农家肥能做到基施,但质量不高。在春秋季积肥中只注重数量不顾质量;农家肥在制造和贮存过程中,不盖土,不封闭,养分散失多。一般耕地投入化肥450~600kg/hm2,以氮肥和磷肥为主,基本不施钾肥。   3.3水肥流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   不分土壤质地(沙性、粘性),采取化肥基施,生育期大肥大水,造成肥料与水的流失;虽然化肥基施,但施肥浅,追肥只有5~8cm;还有部分化肥撒施土表现象,加上施肥后不能及时灌水,氮肥利用率仅15%~28%,磷肥利用率仅25%~35%,钾肥利用率仅38%。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