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叙词表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卡叙词表的研究

唐卡叙词表的研究   摘要:通过唐卡史料获取领域词表,进而根据唐卡图像检索需要的实际问题,构建具有一定性能的唐卡领域叙词表,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唐卡 叙词表 构建      1 唐卡的起源与发展   在唐卡研究学术史上,很多学者对唐卡的起源作了论述,尽管各自的角度和道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尚未有一个确切的考证。唐卡是藏语音译,“唐”的含义与空间有关,表示广袤无边,唐卡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壁画兴起之后又一种传统绘画艺术。藏文标准正字作thang-ga,也写作thang-ka,thang-kha;《藏汉大辞典》释为“卷轴画,画有图像的布或纸,可用轴卷成一束者”(ri-mo-bris-yod-pavi-ras-sam-shog-bu-bsgril-nas-dril-Chog-pa-rigs)。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作为藏传佛教艺术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续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   “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成一幅白拉姆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时,作为佛灵藏在白拉姆塑像腹内”(五世达赖著《大昭寺自录》)。这是文献记载最早的唐卡。有人认为唐卡源于吐蕃时期的文告和僧人讲经说法时随处悬挂的布画,历史长达1400多年,也有人深信早在更为久远的卡若时期便己出现,即卡若时期是雏形,苯教兴盛时期奠定基础,真正兴起是吐蕃王朝时期。   西藏文化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印度,但也受到其他邻近地区的影响。早期的藏传佛教艺术受印度尼泊尔艺术影响较大,源于印度佛教在西藏的传播。一方面是题材主要表现在神灵的造型和一些传统的纹样,另一方面是风格主要受到印度波罗艺术风格的影响。从托林寺、古格遗址等地遗存来看,波罗艺术风格和克什米尔艺术风格较明显,追求庄严而华丽的美学意境,佛像宽额高鼻,眼大唇薄,立姿多为三折枝造型,宽臀细腰,胸部高耸。追求三十相好,八十种随形好,菩萨轻罗透体,满身训饰,表现的十分华美。   佛教传入西藏对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又称苯波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藏传佛教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苯波教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藏传佛教中,特别在宗教礼仪和护法神方面吸收了不少原本属于苯波教的东西。经过相互排斥、接纳和融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取长补短、合而为一,从而构筑了藏传佛教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结构体系。最终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藏传佛教――喇嘛教。唐卡艺术也因与这一影响西藏历史的宗教的密切关系,走上了一条辉煌而独特的发展道路。例如,八吉祥图(即宝伞、金鱼、妙莲、胜利幢、宝瓶、吉祥结、金轮、右旋海螺)并不是佛教盛行后刁‘有的,而是一种代表着苯教意识形态的图形。可见藏族唐卡艺术在历史上就是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总结和继承本民族绘画技巧,并不断创新的艺术结晶。   唐卡艺术还从本土远古时期的岩画艺术中吸取营养。原始岩画主要以动物、狩猎题材和宗教题材最为突出。原始岩画由最初的零乱分散到后来出了有较大场面的“构图”安排。佛教传入后的七世纪吐蕃王朝时期的岩画,主要采用涂绘手法,但较之以前,人物和动物开始了细部的描绘,其装饰纹样大量运用双线勾勒。从藏族原始岩画的技法、题材和风格来看,唐卡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装饰意味与它有不解之缘。   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风格通过不同的途径传入西藏。公元七世纪以后,唐代文成公主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金成公主先后入藏,带入了许多工匠和画师。高度发达的中原文化和古老的印度文化传入藏族地区,对藏族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昌珠寺的镇寺之宝据说就是文成公主亲手绘制的佛像唐卡。唐卡艺术从中原艺术中吸取了很多。如唐卡中经常表现的十六罗汉和四大天王的题材和造型,就深受国画同类风格的影响。而唐卡中背景和纹样色彩的处理也明显受到了内地青绿山水风格的形响。   1260年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的入藏,使得藏传佛教艺术在各个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在西藏期间,阿尼哥不但设计修建了一些著名的寺院和佛塔,而且也为元朝和西藏培养了不少的艺术家。此时尼泊尔艺术又一次影响了藏传佛教艺术。   明代随着格鲁派的崛起,藏传佛教艺术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明清两代,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统治,采取救封西藏佛教各派首领的办法,对西藏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有利的作用,西藏的唐卡艺术也随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个时期的唐卡,一是数量明显增多,二是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画派,这是西藏绘画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西藏绘画艺术更趋成熟的表现。明代是藏传佛教艺术走向成熟繁荣的鼎盛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