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利的研究文献综述2003―2012年.doc

国内外专利的研究文献综述2003―2012年.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专利的研究文献综述2003―2012年

国内外专利的研究文献综述2003―2012年   【摘要】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 2003―2012年“专利”目录下检索到的部分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文献,从中选取专利价值评估、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专利技术转移和专利技术预见等四大方面来分析国内外专利研究的学术动态,并对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专利 文献综述 专利评价 技术转移 技术预见   引言   专利作为技术信息的载体,自20世纪以来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统计,90%-95%的研发成果包含在专利文献中,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有80%以上未出现在其他技术文献中,全世界90%以上的发明创造信息都是首先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有效运用专利信息,可缩短60%的研发时间,节省40%的研发费用,专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研究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3-2012年这10年间的中文核心期刊(不包括增刊)收录的论文,分别以“题名=‘专利’并且‘指标体系’”、“题名=‘专利’并且(‘评估’或者‘评价’)”、“题名=‘专利’并且(‘预见’或者‘预测’或者‘趋势’)”、“题名=‘专利’并且(‘转化’或者‘转移’)”为检索式,剔除同作者同题的论文、不同作者但内容相同的论文以及专访、知识讲座、文摘等非研究性篇目,获得独立记录(包括篇名、作者姓名、发表刊物、年份、期号等内容)的相关文献34篇,同时检索Web of Science上同期(2003-2012年)论文,分别以“标题=(patent)AND 标题=(indicator* OR indicator system OR index system)”,“标题=(patent) AND 标题=(evaluation OR assessment OR valuation OR estimation)”,“标题=(patent) AND 标题=(prediction* OR foresight* OR trend* OR forecast*)”,“标题=(patent technology) AND 标题=(transf*)”为检索式,获得独立记录的全文文献16篇。将国内外共计50篇文献(见表1)作为本文的分析对象并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出其规律和特征。笔者将这些研究归纳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利价值评估研究、专利技术预见研究、专利技术转换研究等四大方面(见表2),力求对10年来国内外专利研究作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概述,以期有利于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专利指标体系研究   关于专利评价体系的研究,迄今也没有国际上公认的通行标准,国外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是CHI专利评价体系、Ginarte-Park指数法、专利记分牌、洛桑报告专利评价体系、OECD科技指标系列手册等;国内王九云、黄庆、陈洁、李春燕、杨晨等分别构建了不同的知识产权或专利评价体系,而且各个地区也陆续出台了区域知识产权或专利评价体系,如深圳市、上海市、烟台市等等。   2.1 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对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目的的认识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前提条件,这方面的研究在相关文献中有所涉及。黄庆等[1]认为,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实现:①评价我国在世界上、不同地区或者各个行业乃至企业的专利综合实力;②为制定和实施我国专利战略提供数据支持;③作为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经济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提高知识产权在国家科技、经济活动中的显示度。肖国华等[2]认为,构建目的是:①方便专利信息分析,使专利调研更有针对性,服务于专利战略决策;②优化专利评价;③引导评价对象整合专利资源。   2.2 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国内学者对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的认识大体相同。黄庆等[1]认为应该秉承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原则,其中他们对科学性进行了解释,认为科学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备系统全面、注重质量和作用、“量”和“率”合理结合等特点。肖国华等[2]认为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李振亚[3]则就具体指标的选择提出系统性、独立性、可测度性、规范性和实践性原则。   2.3 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关于专利指标体系的设计,国外学者较早便进行了研究,其中M. Reitzig的研究成果比较成功。M. Reitzig[4]从公司的角度提供了专利权的评价方法。他还通过23个关于专利指标和价值的实证研究,分析了13个最著名的用于商业目的的指标变量。表3显示了已知的专利价值指标。   黄庆等[1]、肖国华等[2]、李振亚等[3]根据指标反映数据性质的不同,将专利指标分为数量类指标、质量类指标、价值类指标等(见表3),这是对于专利评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