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英的经验方治验3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吕英的经验方治验3则

吕英的经验方治验3则   关键词:名医经验;吕英;疑难杂病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2.033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2-0079-02   吕英主任医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古中医疑难杂病诊疗中心主任,谙熟经旨,临床擅长治疗疑难杂病和急危重症,并总结出许多经验方,如先天定坤汤、寒湿方、厚积薄发方、己丑六君汤等。笔者将这些经验方用于临床,疗效颇佳。兹举3则案例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子宫腺肌症   案例1:患者,女,38岁,农民,2011年8月29初诊。3年来,每次月经提前,伴痛经,剧则痛不欲生,在外院诊为“子宫腺肌症”,曾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刻诊:月经量少、色黯、夹有血块,经净则痛止,面部有黄褐斑,胃痛纳差,口干不欲饮,饮水即尿,无汗,小便正常,大便时干时稀,舌质稍红,苔白,脉沉细。此乃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寒邪凝滞。法当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散寒止痛。方以先天定坤汤加减:黄芪120 g,炮附片15 g,白术60 g,干姜30 g,炙甘草30 g,山萸肉30 g,吴茱萸10 g,党参15 g。3剂,每日1剂,加水2000 mL,文火水煎至300 mL,早晚分服,每次150 mL。   2011年9月3日二诊:痛经未缓解,经量少,本次提前7 d,但头晕缓解,疲乏明显,眼干,口苦口干不欲饮,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证属冲任虚寒,气血不足,寒凝血瘀胞宫,改以《金匮》温经汤加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药用:黄芪45 g,吴茱萸10 g,川芎10 g,肉桂6 g,牡丹皮10 g,当归15 g,水半夏10 g,麦冬6 g,党参30 g,阿胶(烊化)10 g,干姜15 g,炙甘草15 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11年9月10日三诊:经来2 d即止,胃中沉重感,怕冷,口干微苦,颜面黄褐斑,大便时稀,无疲乏,无手足心热及凉,睡眠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乃久病阳虚寒凝,不耐寒凉,故仍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散寒止痛。方以先天定坤汤加减:黄芪60 g,炮附片15 g,白术60 g,干姜30 g,炙甘草30 g,山萸肉30 g,吴茱萸10 g,党参15 g。继服3剂。   2011年9月17日四诊:胃中沉重感,怕冷减轻,口干微苦依然,面黄褐斑,大便时稀,无疲乏,无手足心热及凉,睡眠佳,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以上方加强益气养血、散寒止痛之力。药用:吴茱萸30 g,红参30 g,大枣15枚,紫油桂(后下)30 g,细辛(后下)15 g,黑附片30 g,干姜45 g,炙甘草30 g,黄芪120 g,山萸肉45 g,白术90 g,炮姜炭30 g。加水2500 mL,文火水煎至300 mL,每次150 mL,早晚分服,继服7剂。   2011年10月10日五诊:月经准时来潮,第3日无,第4日又来,8 d结束,腹痛明显减轻,精神转佳,面色有光泽,纳食可,大便正常,小便如常,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守方继服7剂后停药。后随访经来无腹痛。   按:《素问?举痛论篇》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患者摄生不慎,致寒邪侵入胞宫,客于冲脉,寒凝气滞,不通则痛,故见腹痛;气滞日久则血瘀,故痛剧而不可忍、月经量少夹有血块;寒凝气滞血瘀阻滞,血脉不通,经期气血冲盛,正邪交争剧烈,故每次月经期发作;日久气血不足,脾肾阳虚,脾阳虚中土失养,不能运化,故胃痛纳差、大便时干时稀;肾阳虚,不能固摄,故饮水即尿;阳虚不能蒸化津液,故口干不欲饮;舌质稍红、苔白、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寒邪凝滞之证。阴寒凝结日久,非大剂温阳散寒不能通其滞,故初诊辨证虽准确,但病重药轻,故诸症不减。三、四诊加大补气养血、温阳通脉之力,多年痼疾遂迎刃而解。   2 脂肪肝并顽固性水肿   案例2:患者,男,43岁,2011年9月24日初诊。20年前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未予及时治疗,1年前水肿加重,在某医院检查尿常规,肾功能正常,血脂高(具体不详)。彩超示:脂肪肝,双侧足背动脉硬化。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改变,心电轴不偏,异常心电图。经中西药治疗,诸症不减。刻诊:双下肢水肿、按之没指,疲乏,偶有心慌气短,畏寒怕冷,双腿麻木,夜间加重如蚁爬行,舌质淡胖,舌底脉络迂曲,苔白腻,脉沉细。此乃脾肾阳虚,不能气化,治当温阳化气、利水消肿。药用寒湿方:泽泻24 g,麸炒白术24 g,茯苓24 g,炮附片(先煎)12 g,干姜24 g,酒山萸肉24 g,党参15 g,肉桂(后下)15 g,炙甘草24 g。6剂,加水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