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慈善事业对比的研究
唐宋慈善事业对比的研究
摘 要:唐宋时期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较为成熟,唐代在开国后实行的恤民政策以外,在佛教影响下建立并推广了“悲田养病坊”。宋代继承唐代的慈善政策,在原有基础上丰富了慈善机构、扩大了救济范围、加大了对慈善事业的控制力度,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宋朝特色的机构,如福田院、养济院、举子仓、漏泽园等,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唐宋慈善事业变革”的探究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慈善救助史的发展和转型,更好的反思当代中国的慈善事业。
关键词:唐宋慈善;悲田养病坊;养济院;政府慈善
慈善事业在我国古代出现得较早,至唐宋时期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慈善事业,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研究,但主要是对唐宋具体某慈善机构的单一化研究,或是将唐宋慈善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整个慈善史的研究,而对唐朝、宋朝的慈善事业的区别,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本文在前人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唐宋时期慈善事业在性质、类型、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希望能对唐宋慈善事业这一问题的研究,贡献一些微薄的力量。
一、唐代病坊的流变
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与佛教有着直接的关系,出资创办者往往是佛教信徒,受其“生生思想”的影响创办慈善机构。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在开国以后,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秩序的“安人宁国”政策;另一方面在继续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的慈善活动的同时,也因时而变,作出相应调整。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的创建。唐代悲田养病坊由佛教寺院初创于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禁京城丐者,置病坊以廪之”。《唐会要》记载:“至(开元)一二十二年,断京城乞儿,悉令病坊收管,官以本钱收利给之”[1]。唐肃宗至德二年,又在两京诸市设置了普救病坊[2]。会昌五年,武宗下诏拆毁天下佛寺、伽蓝,勒令大批僧尼还俗,“悲田养病坊缘僧尼还俗,无人主持,恐残疾无以取给……遂命两京诸州各给田地若干顷,以充粥料”[3],可知在武宗灭佛以前,病坊一直有寺院为主导。其后为了进一步发挥病坊的作用,宰相李德裕上奏:“今缘诸道僧尼尽已还俗,悲田坊无人主领,必恐贫病无告,大致困穷。臣等商量:缘悲田出于释教,并望改为养病坊,其两京及诸州各于子录事曹寿中拣一人,有名行谨信,为乡阎所称者,专令勾当。其两京望给寺田十顷,大州镇望给田七顷,其它诸州,望委观察使量贫病多少,给田五顷,以充粥食。如州镇有羡余官钱粮,与置本收利,最为稳便。若能如此,方圆不在给田之限”[4],病坊由京城遍及地方,管理也由民间转至官方。至此,唐代病坊一直延续到了唐末。
二、宋代慈善的流变
北宋立国200多年,其慈善事业在?μ浦扑鹨娴幕?础上,多有创获。北宋前期典型的慈善机构是在京师设置的福田院,用以收容孤老、乞丐及残疾之民。此外两宋时期还创建了收容、养老类的机构――居养院、广惠仓、养济院等。养济院作为慈善机构的名称,最早始见于金朝初年[5]。北宋未见设置,南宋始置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最初在临安府设置,后来遂扩大到其他地区,所谓“诸路州郡皆有养济院,以处鲜寡、孤独、瘩聋、踱睽无所依倚之人”[6]。创办育婴类慈善机构――举子仓、慈幼局等。举子仓始置于南宋,主要是针对民间生子不举的现象而兴办的一项善政。淳熙中,赵汝愚任闽帅时上奏孝宗,请求设立举子仓。慈幼局亦创办于南宋时期,主要是解决灾荒年贫民遗弃儿童的收容问题而专门设置的。创办医疗机构――安乐坊、安济坊、施药局、安养院等。安乐坊是宋哲宗时苏轼任职杭州时所创,出私费五十金,买田出租每年可收米千解,作为其经费,仍以僧人主持,三年医治千人者,奏请朝廷赐紫衣及度碟一道。至徽宗崇宁二年时,改称为安济坊。施药局始置于宋理宗淳佑九年正月,是南宋在临安府设置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慈善机构。如果说施药局是南宋建在都城临安的医疗机构的话,则安养院是其建在地方的类似机构,不过其功能除了诊治患者外,也兼具收容贫民的性质。创办专门的丧葬机构――漏泽园。有的地方择高原不毛之土,有的择废寺庵之地,或择荒芜无主之地,或私人捐献的土地,或为绝户之田。
三、宋承唐制多有创新
唐宋慈善事业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宋在唐的基础上,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发展、功能上的细化、影响力的扩大。唐代的慈善机构比较单一,病坊尽管有悲田坊、普救病坊、养病坊等不同的称呼,但本质是一样的。其社会功能比较复杂,一些应该救助的对象而得不到相应的救助。而两宋时期慈善机构种类繁多,功能更加完善,从而使更多的需要救助的对象均程度不同地得到了救助,救助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化意义。并且宋代慈善种类的扩展建立在唐代已有基础之上。宋代根据自身存在的一些社会弊病,其慈善对唐代的复制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悲田养病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较为成熟的专门对鳏寡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送货单模板[共1页].doc VIP
- (高清版)B-T 9797-2022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pdf VIP
- 学校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docx VIP
- 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一诊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统编版2024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字音辨析》知识点+练习(含答案).docx
- 水果店的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传染病报告卡最新版本.doc VIP
- [入党个人自传格式]入党个人自传范文.doc VIP
- (新版)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完整版).docx VIP
- - 麻纤维的形成 及特性 - 棉纤维的形成 及特性 - .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