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喀斯特山区耕地集约利用态势及的模式
喀斯特山区耕地集约利用态势及的模式
摘要: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和不持续利用状况4个方面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得出2010―2014年荔波县耕地的集约利用态势,并利用两维图论聚类法将荔波县耕地集约利用情况划分为3个圈层,根据不同区位特点提出生态旅游――多级循环耕地利用、高效节约型耕地利用和反哺型农业耕地利用3种模式,以期为今后荔波县耕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耕地集约利用;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可持续利用状况;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3.2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7-0259-05
收稿日期:2017-0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贵州大学文科重大科研项目(编号:GDZT201305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编号:黔科合J字[2012]2170号);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基金[编号:贵大人基合字(2010)006号];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编号:黔科合LH字[2016]7469号)。
作者简介:赵杨茜(1993―),女,云南大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E-mail:1393802044@。
通信作者:杨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数据挖掘研究。E-mail:yang_@163.com。耕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障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也是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关键。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壤层变薄等环境问题更为尖锐。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与农业生产成为亟须解决的关键难题[1]。提高耕地集约利用度就是在保障?h境压力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最大化粮食产出[2-3]。现有的耕地集约利用研究中,多是集中在集约度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分区研究等方面。杜国明等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PSR)进行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区域差异性[4]。刘玉等采用核密度曲线等对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进行时空上的深入研究[5]。邓楚雄等采用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时空评价[6]。倪超等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对黑龙江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进行评价[7]。本研究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分析2010―2014年耕地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建立喀斯特山区特色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通过两维图论聚类法进行耕地模式划分,提出空间上集中连片的发展模式建议,对今后荔波县耕地资源潜力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1研究区现状分析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东北部与从江、榕江接壤,东部、南部与环江、南丹毗邻,西部同独山交界,北部与三都交界,土地总面积2 431.8 km2,年平均气温19.1 ℃,年总降水量 1 288.4 mm,县域海拔在292~1 503 m之间,平均海拔 758.8 m,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水春河峡谷景区、樟江风光带、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等,景区目前已开发57个景点。地貌高低起伏,北高南低,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1.63%,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18.20%,平坝面积只占总面积的 10.17%,其中岩溶比较发育的石灰岩地区超过850 km2,喀斯特面积超过全县面积的70%,其中无石漠化的只占20%左右,是喀斯特较复杂、分布广、面积较大的岩溶山区之一。
县域的耕地主要在海拔1 000 m、坡度25°的区域,以坡耕地为主。受历史和地理因素影响,当地基础设施薄弱,土地利用方式落后,农业发展缓慢,工业发展滞后,煤炭等资源的粗放开发,集约化程度低。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建房用地的增多,城镇、村落的不断扩展,致使部分良田受损,同时石漠化水土流失造成耕地质量等级降低,许多地方“易涝易旱”,土地产出率低。截至2015年底,全县农村还有51个贫困村、34 800 贫困人口,耕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提高耕地的集约度,能进一步帮助农民提高收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荔波县2010―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2010、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图,30 m×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2010―2014年的《荔波县统计年鉴》《黔南州统计年鉴》《贵州省统计年鉴》、政府社会经济公报等。
2.2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建立
耕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系统功能。本研究根据集约利用的科学内涵,参考前人建立的耕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4-6],结合荔波县的现状,确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其中,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级,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水平为目标层,投入强度、利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英语试卷讲评课课件.ppt VIP
- 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第三章项目计划资源计划.pptx VIP
- 股票销售话术开场白 [实用股票销售话术技巧].docx VIP
- 左哈尔的Polysystem Theory(多元系统理论).ppt VIP
- 湖南省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附参考答案】.pdf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pdf VIP
- 项目资源管理课件.pptx VIP
- 2.2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pptx VIP
-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3%).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