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种类及混炼工艺对NR/BR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响.docVIP

炭黑种类及混炼工艺对NR/BR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炭黑种类及混炼工艺对NR/BR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炭黑种类及混炼工艺对NR/BR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第25卷第5期 2004年1O月 特种橡胶制品 SpecialPurposeRubberProducts Vo1.25No.5 October2004 炭黑种类及混炼工艺对NR/BR 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吕鑫,张玲艳,张萍赵树高 (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通过改变炭黑种类,炭黑在NR/BR共混胶中的添加顺序以及胶料的初始粘度.探讨了炭黑补强NR/ BR共混体系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 关键词:炭黑;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共混 中围分类号:TQ33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030(2004)05—0008—03 目前橡胶两相及多相共混体系的应用非常广 泛,如何使各相性能不匀的共混物得到充分的补 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对炭黑在两相及多相体 系内补强及迁移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1].本 文探讨了炭黑种类,混炼工艺及NR,BR两相粘 度差对共混体系物理性能的影响. 1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料 天然橡胶(NR),越南产,ML1十4(100℃)门 尼值:94.12;顺丁橡胶(BR),BR9000齐鲁石化, ML1十4(100℃)门尼值:4O.86;N115,N550,上 海卡博特化工有限公司;N330,市售. 1.2主要实验仪器 BrabenderPLE33O,美最时富乐斯多公司;双 滚筒开炼机S(X)一R一160A,上海轻工机械研究 所;25吨电热平板硫化机XQLB一38O×350,青 岛橡胶机械厂;橡胶拉力试验机AI一7000M,高铁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试样制备 混炼胶基本配方:NR100;BR100;炭黑50; ZnO4.0;硬脂酸3.5;防老剂RD1.5;硫黄1.2; 促进剂CZ0.6;芳烃油8.0. 混炼工艺: BrabenderPu3O:控温100℃;转速60r/min;填 收稿日期:2004—06—07 作者简介:吕鑫(1981一),男.山东青岛人,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 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橡胶混炼过程中的物理化学问题. 充系数7O. 混炼方法I:NR,BR,炭黑同时加入; 混炼方法lI:NR,BR等量分别加入炭黑; 混炼方法Ill:NR十全部炭黑(NR—MB)共混 3rain,再分别加入BR继续共混1,2,3,4,5min; 混炼方法Ⅳ:BR十全部炭黑(BR—MB)共混 3min,再分别加入NR继续共混1,2,3,4,5rain; 混炼胶在开炼机上加入硫黄,促进剂CZ,最 后下片,硫化(硫化温度:143℃). 1.4性能测试 所有的性能测试均按国家有关现行标准执行. 2结果与讨论 2.1炭黑种类对NR/BR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如表1所示,添加Nl15,采用混炼方法Ⅲ,NR/ BR并用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邵尔A硬度, 耐磨耗性,冲击弹性随混炼时间的延长都有增大的 趋势.这表明:随混炼时间的延长,炭黑不断由NR 相向BR相迁移,BR相中的炭黑含量不断增大[4],使 BR相不断得到补强.由表1可知:采用方法Ⅲ,NR/ BR并用硫化胶的整体物理性能较方法Ⅳ低很多,这 说明Nl15从NR相向BR相迁移并不容易,混炼 5min后仍没有迁移完全,BR相仍未得到足够补强, 混炼胶的物理性能较低,其随时间延长上升势头仍 很明显.采用混炼方法Ⅳ,NR/BR并用硫化胶的整 体物理性能变化不大,由于BR相得到充分补强而 NR相的自补强性能较好,故混炼胶的整体物理性能 较高,混炼的时间延长,可使两相共混更加均匀,所 以其物理性能也有一定的上升趋势. 2004年吕鑫等炭黑种类及混炼工艺对NR/BR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响9 如表2所示,添加N330,采用方法Ⅲ,Ⅳ,NR/BR 并用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变化与添加Nl15基本一致, 但其趋势则平缓得多.采用混炼方法Ⅲ,混炼胶各项 炼胶物理性能.在其混炼5rain后,混炼胶的物理性能 已较高,且随时间延长其上升趋势变缓,这说明:混炼 5rain后N330由NR相向BR相迁移已基本结束,混 物理性能在共混3min后超过了采用混炼方法Ⅳ的混炼胶的整体补强效果较好. 表3添加N550混炼胶的物理性能 如表3所示,添加N550较之N330,Nl15,混炼胶 的物理性能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更为平缓.方法Ⅲ的整 体补强效果已在方法Ⅳ之上,混炼3rnin胶料各项物理 性能基本已达到最高.这说明炭黑由NR相向BR相 迁移非常迅速,混炼3rain就基本迁移完毕. 由表l,2,3可以看出,炭黑由NR相向BR 相迁移速度不同,就混炼方法Ⅲ,Ⅳ而言,为满足 不同需要可以选择不同混炼工艺.N1l5以方法 Ⅳ为佳.N330若想降低混炼时间,而胶料物理性 能又比较理想,宜采用混炼方法Ⅳ.若着重考虑 胶料物理性能,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