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佩兰挽诗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席佩兰挽诗的研究

席佩兰挽诗的研究   摘 要:清代女诗人席佩兰约活动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坛闺秀,影响较大。其诗才清妙,声名远播。本文通过对席氏诗集《长真阁集》中挽诗的分析,试阐释清闺秀作家跻身文坛的半独立身份,及其所传达的道德声音。   关键词:席佩兰 挽诗 才命相妨 半独立      一      清代女诗人席佩兰约活动于清乾隆、嘉庆(1760―1820)年间(案:另有“1762-1831后”一说),名韵芬,字道华,一号浣云,江苏昭文人,中翰席宝箴孙女。常熟席家系由苏州洞庭分支于此的巨贾大旅。[1]据载其初生之日,床前忽长灵芝数茎,故小名瑞芝,善画兰,自号佩兰。幼颖悟能诗,八九岁即学完《毛诗》,父又授之以《绿窗吟》诗。佩兰学诗十分刻苦,其自述云:   性耽佳句席道华,一诗千改墨点鸦。一字未安心如麻,倚柱夜看秋河斜。[2]   乾隆丙申四十一年冬,佩兰嫁给孙原湘,夫妇琴瑟和鸣,互为师友。孙原湘(1760―1829)字子潇,号长真,晚号心青,嘉庆十年进士,与王昙、舒位并称“后三家”、“江左三君”。   清代女学大盛,名媛闺秀开始冲破“男女授受不亲”的樊篱,通过拜师学诗、撰序题跋、联吟唱和等形式与男性文人接触,得到指导帮助,藉以跻身文坛。佩兰师从袁枚,备受其推崇,为袁枚心称为“闺中三大知己”之一。袁枚曾汇集女弟子诗,编为《随园女弟子诗选》,凡六卷,二十八人,位于卷首者即席佩兰。佩兰诗才清妙,袁枚嘉许其“诗冠本朝”,序其《长真阁集》云:   字字出于性灵,不拾人牙慧而能天机清妙,音节琮?b,似此诗才,不独闺阁中罕有其丽也。其佳处总在先有作意而后有诗。   袁枚对佩兰创作多有指导,对其参与诗坛酬唱亦多有提携。在恩师提携下声名远播的佩兰,以袁枚红颜知己、女弟子的文化身份跻身文学史。本文通过对席佩兰诗集挽诗的分析,试阐释其在文坛上的身份。      二      席佩兰有《长真阁诗集》,亦名《长真阁集》。今存《长真阁集》为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刊本,七卷,凡710首(组)(组诗以一首计),附《长真阁诗余》一卷,凡18首,共十二调。   《长真阁集》中有一定数量的挽诗,如《题项烈妇饮冰集并序》、《吴烈妇挽歌》(均卷二),《读吴节母传书后》(卷三),《嵇烈妇诗》、《挽翠亭宜人》、《招魂辞挽庄如珠夫人》、《挽潘儒人》、《挽汪秀峰夫人》(均卷四),《黄贞女挽诗》、《书唐孝女传后》、《袁母韩儒人竹柏楼居图》(均卷五),《挽陈继宣祖母谭太君石泉之母也》(卷六)等。   佩兰挽诗描述对象有节妇烈妇孝女、官宦命妇、闺秀才女,范围较广,可见佩兰声名远播,其诗人地位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承认。   古代多有妙笔文士为达官贵人、朝廷命妇撰写碑文、墓志铭及挽诗,如宋濂、归有光、李东阳、郎瑛等人。亦有佣笔为生者,但是鲜有女性为人作挽诗。袁枚女弟子才华横溢者虽不乏其人,但为人写作挽诗的并不多。只有才情与品行都得到社会肯定的名媛才拥有这样的资格,而席佩兰获得了这个一直属于男性的资格。究其原因,可以说才情与品行的完美融合成就了佩兰在公众心目中的独特地位,而绝非仅仅是其恩师折射给佩兰的光芒。那么,是否就此可以说佩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呢?   从佩兰所作挽诗看其对烈妇殉夫的态度:如《题项烈妇饮冰集并序》云,烈妇吴氏,在夫死后锥经两次得免,后托疾饿死,佩兰认为吴氏之死是“仙骨返玉京”,“世留芳名”。清代烈妇殉夫的激烈行为(学界基本持否定态度)在席佩兰看来具有了“谪仙”返天界的浪漫意味。但佩兰又认为吴氏殉死“惧伤亲意,毕命衽席,非其志矣”。在《吴烈妇挽歌》中佩兰赞颂吴氏“卓哉烈妇明纲常,天遣斯人振颓俗”,“人生百岁谁无死,死而不死惟妇耳”, 烈妇殉夫的激烈行为再一次成为“上天的旨意”。   席佩兰对烈妇殉夫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仅凭几首挽诗很难判定。文字瘐死佞生,挽诗所具有的公众性,难以完全表达席氏的真实想法。但从席氏《黄贞女挽诗》等诗“人生更有难于此,笑把冰心指向天”,“闺中手迹怕人知,况复柔肠断若丝。素笺金?P都搁起,心头自绣女贞枝”来看,她应该还是对殉夫行为表示肯定的,并对这些有着宗教狂热般隐忍的女性表示出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   再从挽诗看席佩兰对闺秀创作的态度。在《题项烈妇饮冰集并序》一诗序中,佩兰认为吴氏“有所作,不过是自适己事,以当痛哭,要皆有为而非无病呻吟。”她肯定了女性创作要有所为,不应无病呻吟,把女性创作从纯粹“自吟”“闲吟”的自怨自怜中提升到“有为而作”的高度,无论对男性或女性来说都是创作的关键所在。此观点对一个闺阁女子来说无疑是极有卓识的。   但是佩兰还是对一直流传的“才能妨命”说表示了认同。在清代,“清才浓福难两全”的阴影是女性书写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境遇好坏与女子本身才学并无必然关联,然三人成虎,在男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