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哲导答题考试资料
哲导复习笔记
Pt.1
什么是哲学?东西方哲人与哲理思维基本取向的对比(5题)
Q:什么是哲学问题的基本特点(比如它与宗教与科学的区别)?举出哲学问题的例子。(版3)
A:特点:
(1) 边缘问题与人的生存本然状态息息相关,但以现有方式解决不了。哲学对其作“合理探讨”,处于“知与不知之间,概念化与非概念化之间”,意图领会边缘问题,触动人生与世界意义的发生机制。
(2)“合理探讨”区别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与宗教。宗教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虚幻认识,意图建立一种对崇高的崇拜与追逐,激发人的宗教热情,从而用宗教形象或故事去解释无能为力的边缘问题。但哲学侧重于自身的静观与思考,以思辨的方式去追求真理,探讨边缘问题,试图解释问题。
(3) 科学(一般意义上)研究客观实在的规律,研究方式是针对性的,对象化且量化的;科学不研究世界最本质、最边缘的问题,它只关心可被事实检验的客观实在及理性构想,科学是可证伪的。而哲学关注最本质最根源的问题,从根本意义上无法对象化、量化。柏拉图说:“一切一心一意思考事物本质的人可称为哲学家。”
例子:略
Q:西方早期哲学家的特点(起码举两个例子)。苏格拉底是典型的西方哲学家吗?为什么?
A:西方早期哲學傢深受數學影響,尋求形式上的“什麽”。關心自然問題,認爲本源是“水”、“火”、“氣”、“土”“原子”等。採取對象化的態度。推崇理性和原則。如畢達哥拉學派、愛利亞學派、伊奧尼亞學派
蘇格拉底並不是典型的西方哲學傢。認爲智慧不可能被人所獲得,人只能夠愛真理,強調無知之知,推崇理性。主要關注實際問題,如:人的德性。不關心自然而關心人事。認爲哲學傢的使命是保持城邦的正義。
Q:孔子、老子、庄子和释迦牟尼为人为学的特点(就你能找到的材料而言)。
A:孔子:不直接講出來,而是委婉的表達。(我慾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車之深切著明)在學藝中得到本身的意義機制。不得志不影響人生快樂“孔顏之樂”。對音樂重視。理論活動達到一切依賴情景而發活,像禮樂一樣引起迴旋,而非形而上學。
Q:中西哲学思想特点的参比。(版2)
A:
相同:(1)都关心终极边缘问题,以各自的方式寻求解决。
(2)都有不同寻常之处,哲人采用游学方式,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找到终极根源。
(3)都找到了使意义发散的机制,有技艺来提供思考的机制。
不同:(1)西方追求真实(终极实在)是什么;东方更关心人生和世界交织的不同状态,印度侧重于人生的意义,中国侧重于如何理解生命自身的意义。
(2)东方哲人认为终极实在不能作为对象来把握,印度认为追求真理的方式要特殊化;西方认为终极实在可以描述,概念化、对象化。
(3)东方的思想用同种文字来传承;西方则不是。
试思产生中西印哲学不同特点的原因。
A:哲学是对边缘问题的合理探讨。中西印哲学具有不同的特点,必然与三者所遇到的不同的边缘情境相关。中国哲学所处的边缘情境在于不断变易的世界,因此“时”成为了重要的方法与中心的思考。西方哲学所困惑在于“什么才是不变的本源”(存在者)因此伊奥尼亚学派、毕达哥拉学派等都首先思考真实存在的终极实在。印度哲学普遍拥有“苦”的思想,如何获得解脱是他们考虑的问题。因此,三者所遇到的不同的边缘情景是三者具有不同特点的原因。
Pt.2
终极实在——古代西方、中国与印度的有关思想(7题)
1、Q:试述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和芝诺对于终极实在的看法,以及三者的关系(版2)
A:
毕达哥拉斯派:
数是万物的本原,因为数本身具有不变性、确定性、规定性。通过“数”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虚幻、克服虚幻,从而达到真实(终极实在)。
巴门尼德:
认为终极实在是唯一的“存在”。
(1)“是者”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和空间的实在,用数字表现是“1”,它有固定的形体,是滚圆的球。
(2)有三个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不动、可以被思想被表述。
(3)在语言中找到能代表“1”的词,即“是”“存在”,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有独特的靠近数学的确定性特点。
(4)“2”代表不确定和现象。
芝诺:
否定运动和多,把任何一段距离分割为无限多的点。为维护巴门尼德的观点而采取了极端化的做法。
三者之间的关系:
(1)巴门尼德在毕达哥拉斯处继承了部分观点,将毕的数是万物本原的观点转换为是(存在),寻求与“存在”观与“数”的统一;但也有不同之处,毕承认多,并认为多中含一,但巴门尼德认为“唯一不二”。
(2)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接受巴门尼德的观点,并为了捍卫巴的观点否定一切运动和“多”采取了矫枉过正的做法。
2、Q:柏拉图的终极实在观。(版2)
A:柏拉图将毕达哥拉斯与巴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