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2018年高考文化常识检测30题上课.ppt

常见的2018年高考文化常识检测30题上课.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2018年高考文化常识检测30题上课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儒家经典,“六经”为易、诗、书、礼、乐、春秋,《周易》为儒经之首。 B.“崩”,也作驾崩,是表示天子或皇太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C.“司马”,古代官名,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等与战争相关的事务。 D.“歃[shà]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将牛羊等牲畜的鲜血涂在钟鼓表面,以示信守誓言。 答案D 【解析】“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8誓言。选项中表述的行为是“衅钟、衅鼓”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箴,古代以告诫规劝为主的一种文体,如箴铭,是古代常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戒、褒赞的韵文。 B.薨就是死的意思,是诸侯以及王公大臣死时的专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乡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生以举人身份参加,一般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或“礼闱”。 D.驰传,指驾传车急行;传车,古代驿站专用车。文中因为翁正春曾做过皇祖讲官,皇帝“赐敕驰传”,礼遇有加。 答案C 【解析】误为会试内容。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试”。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正”是元惠宗的庙号。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宋太祖。 B.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有司”不可以用来代指朝廷各级官员,只能理解为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C.“洞瑶”指的就是瑶族。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D.“考课”指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答案A 【解析】“至正”并非“庙号”,而是年号,惠宗才是庙号。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的“从”即为此意。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 C.学士,官名,即翰林学士,执掌起草诏令。唐玄宗时,翰林学士为皇帝心腹,常能升为宰相。 D.禁署,指宫中近侍官署。后世常用“禁中颇牧”喻指宫廷侍从官中文才武略兼备,有如廉颇、李牧者。 答案C 【解析】“学士”不单指翰林学士,后世还有内阁学士。 2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答案A 【解析】进士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2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即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由各县知县主持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wéi] (闱,考场),考后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B.廷议,即廷臣会议,所议之事均为“事关大利害”的政事,多为按部门以商讨问题的形式进行,结果上奏皇帝,当意见不一致时,由皇帝作最终裁决。 C.关内,文中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亦用来泛指关口以内的地方,如函谷关以内。 D.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用来指房屋建筑,乡村村落,亦泛指平民百姓,人家,民间。 答案A 【解析】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派遣。 2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礼部会试者称为进士,根据排名,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御史在秦以前仅为负责记录之史官,自秦汉至清,则专司监察,监督巡查中央及地方官吏。 C.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官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D.“出”,即京官到地方任职,也称“外放”、“放外任”,与地方官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