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期介入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早期介入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12-1229-03
中风,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其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的脑卒中相似,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临床上常将中风分为急性期、康复期、后遗症期3期。近年来,对于中医康复介入治疗中风的时间尚存在一定差异,大多观点强调其在中风后遗症期的重要作用,现就早期(2周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理疗的早期介入
1.1 针灸的早期介入 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肯定,但是对于治疗时机存在很大争议,甚至形成根本分歧。传统观念认为,针灸多在中风后遗症期进行,而且目前有一些学者仍对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针灸持否定态度。现代医学认为,早期针灸干预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脑中风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
国内的大部分研究初步表明,不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恢复期治疗皆有着一定的疗效,而且在急性期针刺,其疗效优于在恢复期针刺。王桂荣运用快速针刺治疗早期中风(发病2d~15d)所致偏瘫,总有效率达94.4%。庄琴认为按辨证取穴,结合穴位局部解剖学特性,早期介入针灸疗法,能提高中风康复治疗的疗效。刘孔江以临床医疗实践的循证医学佐证为依据,认为针刺应当早期介入中风重症监护病房,早期针刺介入能够改善脑的氧代谢和脑血流的增强以及血糖的供应增加,保护中枢神经元,减少脑神经元的凋亡;通过改变外周刺激的输入,使大脑皮质功能区的可塑性重组,激活大脑固有的神经通路。齐宇等在中风发病的超早期(3h)运用针灸治疗,结果显示疗效满意。廉全荣认为早期针刺治疗中风具有扩张血管和加速血液运行,降低血液黏稠度和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减轻脑组织损害的作用;同时针刺有促进纤溶系统活性增加,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的作用,有利于出血部位的血块溶解吸收。
1.2 按摩手法的早期介入 早期按摩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中风病人出现关节僵硬、行动迟钝是最常见的体征,通过推拿按摩可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改善关节部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关节的活动度,使关节功能逐步得到恢复。陈小萍对60例病人人院当天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施于按摩疗法和肢体被动活动,对照组单纯肢体被动活动,结果中风偏瘫病人早期介入穴位按摩对肌力提升有肯定作用。
按摩手法通常与针灸治疗同时进行,为了比较对中风病人早期和晚期进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于君对95例脑中风病人,分别于发病早期(发病后2h内)和晚期(发病2个月后)给予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结果发现早期疗效优于晚期。
1.3 其他物理治疗的早期介入 仪器的早期介入也对中风的康复具有影响。赵留庄等在中风发病3d内运用神经康复理疗仪治疗急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此外,电疗、光疗、水疗、蜡疗以及电针疗法、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人等,这些理疗方法的早期介入也为中风病人功能的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运动治疗的早期介入
运动治疗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职业劳动及工艺劳动训练等,目的是让病人逐渐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需要。
吴纯慧等对60例中风病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包括保持患肢处于良肢位,局部按摩,主、被动运动,步行及上下楼梯训练等,结果显示早期肢体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偏瘫肢体的经气运行及刺激神经末梢,能够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锻炼还能增强心肺的功能,维持活动性,增加机体的耐力。毛玉容等采用早期物理治疗急性脑卒中病人,临床早期人选指征: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h开始,昏迷量表(Glasgow(xytl3a scale,GCS)评分≥9分。运动训练包括早期床上体位处理、床上四肢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床上翻身及移动、卧-坐-站-立位平衡、步态训练等。结果证实早期物理治疗对病人躯体运动功能改善的有效性,特别在下肢运动功能方面的积分提高较多。杨锦媚等认为,在病后第4天开始进行康复干预,使病人保持正确的卧床姿势及肢体功能位置,各关节被动运动及坐位训练,对促进中风病人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才开始康复疗法者,并减少废用综合征和住院时间。
3 言语和吞咽治疗的早期介入
如果病人有失语或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呛咳,就需要言语和吞咽治疗。对失语病人施行语言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说话能力。
郝云等对失语症病人进行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