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在土壤包气带中的运移规律及对环境影响研究-环境科学专业论文.docxVIP

二氧化碳在土壤包气带中的运移规律及对环境影响研究-环境科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氧化碳在土壤包气带中的运移规律及对环境影响研究-环境科学专业论文

Carbon dioxide transport in the unsaturated soil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Guan Xiaokun Supervisor:Prof. Wang Wenke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China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 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五幻中 pl Y年 6 月?日 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 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 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 关的学术论文或成 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道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泛发仰 导师签名:三及主飞f μflf 年 4 月?日 川年 6月;日 本文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 质储存关键技术研究”(201211063),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二氧化碳 地质储存动态监测技术研究与示范”(水[2012]01-013-003)的资助。 摘要 为保障 CO2 地质储存的安全性,需要开展一定的环境风险研究,本文在 CO2 地质储 存可能发生泄露、CO2 运移至近地表土壤的物理背景下,研究 CO2 气体在土壤的包气带 运移过程和机理,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做一定程度的分析。采用了物理模拟试验与数 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一定浓度 CO2 从试验柱底部释放来模拟其在近地表的运移过 程,通过测量土壤中的 CO2 浓度、温度、含水率、植物生长发育、土壤化学性质等指标, 研究 CO2 在近地表运移特征,以及该过程对土壤组分和植物生长等所造成的影响。分析 CO2 的泄露可能对地表环境造成的危害,为推动 CO2 地质储存工程安全性的研究做贡献。 研究得出了几个主要结论: (1)气体从土壤深层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CO2 浓度逐渐减小,到达地表时浓度为 500~1700 ppm,直至地表 10 cm 时与大气中 CO2 浓度相等。土壤中的 CO2 浓度在经过 一定时间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浓度,土壤-0.5 m 以上部分的 CO2 浓度较小,而更深部 分的浓度大小接近 CO2 的输入浓度。 (2)CO2 气体的逃逸速度主要控制了土壤中 CO2 分布的形态,试验条件下流量大 于 4 L/min 使得在-0.5 m 以下土壤中 CO2 浓度较大,上部则受土-气界面影响浓度大幅减 小,根据模型计算,在小于 2 L/min 的流量时,土壤中 CO2 的分布较为平缓,在-1 m 时 有浓度下降的趋势。 (3)试验期间土壤中 CO2 的分布受气温影响出现波动变化,夏季尤为明显,约 17 点浓度达到最大值,夜间 4 点达最小值,滞后于气温的变化。而降雨过程则使土壤-0.5 m 的 CO2 浓度明显增大,而土壤深部的增大幅度较小。 (4)土壤的 pH 值在 CO2 气体长期的作用下从 8.5 升高到 8.7。而土壤的碳酸盐, 有机碳和水溶性碳酸盐的含量变化较小。实验前后-0.5 m 土壤温度升高 1~2℃,幅度较 大,而-1.5 m 和-2.5 m 升高 0.5℃。浓度小于 8%的 CO2 对萝卜和豌豆表现出一定的促进 生长作用,而对小麦影响较小。根据模型的计算,CO2 逃逸使得土壤 O2 含量明显减少, 将对根系深长大于 0.5m 的直根系植物影响较大。 关键词:CO2 地质储存;逃逸;包气带;数值模拟;环境影响 I II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safety of CO2 geologic storage. This paper study the migr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the CO2 gas in the unsaturated zone and the possible impact of it under a background of leak of CO2 geological storage happen and CO2 migrates to near-surface s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