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域上的椭圆曲线加密解密算法建模与验证-集成电路工程专业论文.docxVIP

二进制域上的椭圆曲线加密解密算法建模与验证-集成电路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进制域上的椭圆曲线加密解密算法建模与验证-集成电路工程专业论文

Classified Index:TN918.4 U.D.C.: 621.3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ELLIPTIC CURVE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ALGORITHM IN BINARY FIELDS Candidate: Supervisor: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Specialty: Affiliation: Date of Defense: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Jiang Hongbo Prof.Wang Jinxiang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tegrated Circuit Engineering Dept. of Microelectron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gust, 2008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 要 公钥密码的概念是由 W.Diffie 和 M.Hellman 于 1976 年提出的。第一个 实际的公钥密码是 1977 年由 R.Rivest,A.Shamir 和 L.Adleman 提出的 RSA 公钥密码体制,它的安全性建立在整数因子分解的难解性之上。椭圆曲线密 码是 1985 年由 Victor Miller 和 Neal Koblitz 提出的。椭圆曲线密码属于公钥 密码体制,它可以提供同 RSA 密码体制同样的功能。然而它的安全性建立 在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ECDLP)的难解性之上,现在求解 ECDLP 最好的 算法具有全指数时间复杂度,与此不同,整数因子分解问题却有亚指数时间 算法。这意味着对于达到期望的安全程度,椭圆曲线密码可以使用较 RSA 密码更短的密钥。例如,普遍认为 160 位的椭圆曲线密码可提供相当于 1024 位 RSA 密码的安全程度。由于密钥短而获得的优点包括加解密速度 快、节省能源、节省带宽和节省存储空间,因此椭圆曲线密码系统得到广泛 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椭圆曲线的应用背景及其发展现状,然后深入研究了椭 圆曲线加密体制及二进制域椭圆曲线特性,分析了椭圆曲线加密、解密算法 的特点,确定了椭圆曲线加密、解密系统的体系结构,之后对域F2233 椭圆 曲线加密、解密系统做了Verilog建模,对二进制域上的加法、平方、乘法和 逆做了Verilog实现,在这些底层运算基础上完成了点乘控制,实现了点乘运 算,最终实现了椭圆曲线加密和解密的功能。在验证中编写了验证模型和验 证平台,对本文中的设计进行了验证并做了覆盖率统计。最后,对椭圆曲线 加密系统进行了逻辑综合和时序仿真。 关键词 二进制域;椭圆曲线密码;加密模型;功能验证 Abstract Public-key cryptography was conceived in 1976 by Whitfield Diffie and Martin Hellman. The first practical realization followed in 1977 when Ron Rivest, Adi Shamir and Len Adleman proposed their now well-known RSA cryptosystem, in which security is based on the intractability of the integer factorization problem.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 (ECC) was discovered in 1985 by Neal Koblitz and Victor Miller.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ic schemes are public-key mechanisms that provide the same functionality as RSA schemes. However, their security is based on the hardness of a different problem, namely the elliptic curve discrete logarithm problem (ECDLP). Currently the best algorithms known to solve the ECDLP have fully exponential run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