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及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养殖专业论文
另外,10%风干发酵豆粕组体现出来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却不如 10%发酵
豆粕组效果好,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④粪中有害菌群及 pH:在 大肠杆菌上,10%、15%发酵豆粕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沙门氏 菌上,10%、15%发酵豆粕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0%风干发酵豆粕组(p0.05); 在 pH 值上,15%发酵豆粕组显著低于第 1 组(p0.05)。⑤经济效益:10% 发酵豆粕组最好,比对照组每头效益提高 37.69 元。
结论:日粮中添加 10%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生产应用效果是最佳的; 在养猪生产中,湿的发酵豆粕的应用效果要优于风干发酵豆粕。
试验二: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及其互作对断奶仔猪生产 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 2×3 因子试验设计,其中发酵豆粕设 0% 和 10%两个水平,发酵菜粕设三个处理水平,分别是 0、2.5%、5%。试验 选用 360 头健康状况良好的 18kg 左右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 6 组, 每个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20 头猪。其中,预饲期 5 天,正饲期 26 天。 试验结果表明:① 生长性能:10%发酵豆粕组在末重、日增重、采食量方 面显著高于 0%发酵豆粕组(p0.05),在料重比方面显著低于 0%发酵豆粕 组(p0.05);2.5%、5%发酵菜粕组的采食量显著高于 0%发酵菜粕组
(p0.05);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在日增重上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 其中,10%发酵豆粕与 2.5%发酵菜粕组合表现最优。②饲料消化率:10% 发酵豆粕组在 CP 消化率上显著高于 0%发酵豆粕组(p0.05);不同水平的 发酵菜粕组在能量、CP、EE 的消化率上,随发酵菜粕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但均未达到显著的水平(p0.05)。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10%发酵豆粕组
在 TP 和 GLO 方面显著高于 0%发酵豆粕组(p0.05),在 CHOL 方面显著
低于 0%发酵豆粕组(p0.05),COR 水平极显著低于 0%发酵豆粕组
(p0.01);5%发酵菜粕组在 TP 和 GLO 上显著高于 0%、2.5%发酵菜粕组
(p0.05),在 CHOL 方面显著低于 0%发酵菜粕组(p0.05);发酵豆粕、 发酵菜粕在 COR 上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④粪中有害菌群及 pH:10%发酵 豆粕组在粪中大肠杆菌数量及粪的 pH 值方面显著低于 0%发酵豆粕组
(p0.05);日粮添加发酵菜粕对粪中有害菌群及 pH 值影响均不显著
(p0.05)⑤经济效益:10%发酵豆粕组*2.5%发酵菜粕组合最好,比对照 组每头效益提高 26.94 元。
结论:日粮中添加 10%发酵豆粕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及经 济效益;5%发酵菜粕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生理功能,提高经济效益;综合考 虑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10%发酵豆粕与 2.5%发酵菜粕的组合 是最佳的。
试验三: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蛋白、发酵豆粕对生长育肥猪生产 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 2×3 因子设计,其中蛋白设 17.81%和 15.81%两个水平,发酵豆粕设三个处理水平,分别是 0%、10%、15%。选 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 33kg 左右杜长大生长育肥猪 360 头,随机分为 6
个组,每个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20 头猪。其中,预饲期 5 天,正饲期 27
天。试验结果表明:① 生长性能:高蛋白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低蛋白组
(p0.05),在末重、日增重方面,均优于低蛋白组(p0.05);10%和 15%
发酵豆粕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 0%发酵豆粕组(p0.05),在料重比和腹泻率
上,10%发酵豆粕组的数据表现最好;蛋白水平与发酵豆粕在生长育肥猪的
日增重方面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此外,降低日粮 2%蛋白水平添加 10%、 15%发酵豆粕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方面与基础日粮组差异不显著
(p0.05)。②饲料消化率:高蛋白组在饲料消化率方面的总体表现效果优 于低蛋白组(p0.05);10%、15%发酵豆粕组在 CP 消化率上极显著高于 0%发酵豆粕组(p0.01),在 DM 方面显著高于 0%发酵豆粕组(p0.05); 蛋白水平与发酵豆粕在生长育肥猪饲料表观消化率中的 CP 的存在显著的 交互效应;降低日粮 2%蛋白水平添加 10%、15%发酵豆粕在 CP 消化率方 面显著高于高蛋白的基础日粮组(p0.05),在饲料表观消化率其他各项指 标上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高蛋白组在 TP、 GLO、CHOL、IgG、IgM 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10%、15%发酵豆 粕组 TP、GLO、IgG、IgM 水平显著高于 0%发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反应烧结制备高铌TiAl合金工艺及其组织性能的研究-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反应电火花制备TiN沉积层工艺研究-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反应硼化烧结法制备Mo2NiB2基金属陶瓷的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反应热喷涂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涂层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反应精馏法制备甲缩醛的工艺研究-材料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反应离子刻蚀辅助的单纳米粒子水平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凝聚态物理专业论文.docx
- 反应等离子合成纳米晶TiCN涂层的研究-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反应罐直接还原过程动力学机理研究-钢铁冶金专业论文.docx
- 反应等离子喷涂多孔TiN及其复合涂层抗磨蚀性能研究-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发酵过程多阶段统计监控方法的应用研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论文.docx
- 发酵过程温度控制方法的研究-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发酵过程中风干肠微生物及其关键酶的多样性和作用机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发酵鱼类下脚料制备微生物肥料的菌种筛选及工艺研究-农业推广专业论文.docx
- 呈现方式、认知负荷、判断类型和判断次数对听觉词汇提取元监测准确性的影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docx
- 垂直传热对矩形液池内热毛细对流的影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论文.docx
- 垂直入汇河段交汇区水流特性试验研究-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论文.docx
- 垂直分布下的隐私保护关联规则挖掘-计算机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垂直升船机主提升系统同步控制的研究-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