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消费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docxVIP

城乡消费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乡消费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近我所知,除文中已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 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 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摘要 本文在我国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的背景下,运用动态面板阈值模型研究城乡消 费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使用消费的财富差距(gap)作为我国城乡消费差距的 度量指标,并将其作为阈值变量。除了将人口、投资、对外贸易和税收因素等作为 控制变量外,还引入经济增长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研究经济变量间的动态关系。 本文采用中国除港澳台、重庆和西藏外的 29 个省市自治区在 1994 年至 2013 年间的 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单位根检验与阈值效应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本文采用 二阶段混合最小二乘法选择工具变量并估计阈值后,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模型中 参数进行估计。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乡消费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存在机 制转换的,模型中存在两个阈值,阈值估计值分别为 0.046 与 0.573。因此城乡消费 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为三种机制:当 gap 小于低阈值 0.046 时,城乡消费差 距对经济增长存在不显著的正向作用;当 gap 值处于两阈值之间时,城乡消费差距 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当 gap 超过高阈值 0.573 时,阈值变量斜率系数估计值为 -2.376,意味着城乡消费的持续分化会严重制约经济的持续增长。此外,控制变量的 斜率系数估计结果表明控制变量中部分经济变量对于经济增长是有长期影响的,其 中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是不利的,直接税与间接税对于经济增长的作 用路径是不同的,并且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路径是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追赶 效应相悖的。 关键词:经济增长;城乡消费差距;动态面板阈值模型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in China, this paper designs a dynamic panel threshold model to explore the long-term impact of urban-rural consumption gap on economic growth. The consumer’s plutocratic gap will be applied as a measurement of the consumption gap,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threshold variable. As for control variables, in addition to taking population, investment, foreign trade and tax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we also introduce lags of economic growth as an explanatory variable, 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variable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based on a panel-data set including 29 provinces of china in addition to Hong Kong, Macao, Taiwan, Chongqing and Tibe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94 to 2013.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panel unit root tests and threshold effect significance tests, we apply a two-stage pooled least square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