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氧化碳驱采出水汽提脱碳技术研究-土木工程专业论文
Classified Index: TU992.03+2
.: 628.162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STRIPPING FOR DECARBONIZATION OF CARBON DIOXIDE FLOODING PRODUCED WATER
Candidate: Li Mo
Supervisor: Prof. Chen Zhi-Qia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Civil Engineering
Affiliation: School of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ate of Defence: June, 2014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 要
为研究高效处理 CO2 驱采废水技术,降低油田设备腐蚀状况,本文对氮气汽 提工艺展开实验研究,分析影响 CO2 去除的因素,并对参数进行优化。还研究了 CO2 的存在对混凝工艺的影响并进行了机理分析。最后,通过对油田采出水进行 模拟实验,确定了工艺单元的顺序,并进行了成本分析。
在氮气汽提实验中,首先研究了 CO2 不同温度和不同粘度下在清水中的溶解 度规律。随后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氮气通气量、温度、粘度和含油量参数
下氮气汽提工艺对二氧化碳的去除规律,并做了一级动力学拟合。研究发现提高
氮气通气量有助于加快 CO2 的去除速率,降低处理时间;水温控制在 30℃左右时, CO2 的去除效果优于 20℃和 40℃下的去除效果;废水中少量聚丙烯酰胺(HPAM)
就能对 CO2 的去除速率产生明显负面影响,降低水的粘度有助于 CO2 的快速去除;
虽然不同含油量下 CO2 的去除差异不太明显,但是油类物质的存在也延长了 CO2
的汽提时间。
针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关键因素的分析,通过清水试验、盐水试验、含油模拟
3水的对比试验,发现影响 CO2 去除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水中的HCO?,其次水中的
3
HPAM 和油类物质也阻碍了 CO2 的去除。经过调节原水 pH 到 5 进行汽提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 CO2 去除效果。最后研究了投加不同直径的多面空心球填料,强化 CO2 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小直径填料对 CO2 的脱除有一定的强化效果。经试验 研究得出 CO2 的汽提参数为:通气量 3 L/min,水温 30℃,调节 pH 到 5,投加直
径 25mm 的多面空心球。
通过混凝试验,探究 CO2 的存在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试验首先通过正交试验 得到不含 CO2 模拟采出水的最佳混凝参数,然后在该参数条件下,进行含 CO2 的 混凝试验,试验选取含油量、Zeta 电位和絮体密实度及大小为评价标准。结果表 明,常规混凝试验在快搅转速 300rpm,快搅时间 0.5min,慢搅转速 75rpm,慢搅
时间 10min,混凝剂投加量 50mg/L 时,含油量去除率较高,絮体比较密实。对于 含有 CO2 的模拟水,当 pH 在中性时,含油去除率最高,絮体较密实。
通过对连续流试验进行优化,选取试验参数为气水比 4.4:1、温度 30℃、调节 原水 pH 至 5、投加直径 25mm 的多面空心球填料,处理出水 CO2 降至 30mg/L 以
下,pH 维持在中性水平。对本套工艺按中试规模作了技术经济分析,得出吨水处
理成本 0.64 元/吨。
关键词:CO2 驱采废水;氮气汽提;一级动力学;混凝
I -
Abstract
For studying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CO2 flooding produced water, and reducing the corrosion of oilfield equipment, the nitrogen gas stripping process was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2 removal efficiency were analyzed, and the parameters were also optimized. Also studied the impact of the CO 2 on coagulation process, and the mec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串珠镰刀菌致小鼠局部皮肤感染实验研究-皮肤性病学专业论文.docx
- 串并联谐振变换器在高压电源中的应用-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串级系统的预测控制设计与性能分析-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串联储能电源组均衡电路及其总线控制研究-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串联储能电源组均衡电路及其总线控制研究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串联动力电池六单体直接均衡器研究-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串联储能电源直接均衡技术的研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论文.docx
- 串联双光子光折变晶体中独立空间孤子对的传输特性-光学专业论文.docx
- 串联储能电源高效均衡拓扑结构与效率分析-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串联Mannich反应和肟类化合物的O-烷基化反应研究-有机化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碳驱采出液气液分离技术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钒纳米线的制备与M相研究-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太赫兹器件中的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钛、二氧化锡铌酸盐柱撑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制备、改性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无机化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应用化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掺杂改性研究-制药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含酚废水试验性研究-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钛分子团簇的合成机理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化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钛及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工程力学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