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文测流缆道塔架基础地锚承载力的设计实例分析
水文测流缆道塔架基础地锚承载力的设计实例分析
摘 要:水文测流铅鱼缆道是我国水文站主要测流设施。文章通过五营水文站水文电动缆道设计实例分析,重新计算了新选取的塔架基础、地锚的承载力的各项要求,新选取的塔架基础、地锚有效地提高了五营站水文测流铅鱼缆道的测洪能力。改变了原有手摇缆道测洪能力低、测验设备陈旧的原始测流方式。经过科学计算,保证了设备、人员在水文流量测量工程中的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五营站水文测验的精度和测洪能力要求。
关键词:五营站;水文测流铅鱼缆道;塔架基础;地锚;承载力分析
前言
水文测流缆道是我国水文测站进行测流、取沙的一项重要技术设备,主要是由主索、循环索、支架、地锚等设施设备组成。建设过程要做到准确可靠、经济合理、方便实用。为达到各项要求,就要做到设计有科学根据、安全系数选用合理、用材适当等方面。文章主要通过五营水文站建设水文测流铅鱼缆道的实例对选用的塔架基础和地锚进行科学的计算,保证所选取的塔架基础、地锚能够保证满足水文测流铅鱼缆道测验的要求。改变原有比较原始的手摇缆道测流现状。通过计算分析水文测流铅鱼缆道在五营站的可行性,并利用实际计算结果对五营水文站进行改造升级。将分析结果利用到实际工作中。
1 五营水文测站概况
五营水文站于1955年5月设立,站级为基本流量站,位于伊春市五营区北四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9°15′,北纬48°08′,集水面积4160km2,河长492km,距离河口346km,流域平均坡降3.14‰,河底平均坡降1.75‰,流域地势北高南低,河流总的走向由东北流向西南。五营水文站系汤旺河水系上游控制站,为该流域防汛,水资源开发利用测取各项水文资料,对伊春林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 五营站水文测流缆道改进设计实例分析
2.1 五营站水文测流缆道现状
五营水文站手摇缆车建于1980年,设计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洪水。手摇缆车为该站主要测验设备,已经运行了20多年,近年来由于运行维护经费短缺,其主要部件破损严重。原有手摇缆道测量测验最高水位为288.75m、可测最大流量1610m3/s、可测最大流速3.0m/s。如遇再高洪水只能放弃使用手摇缆道,给实际流量测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2直气壮改进设计分析
2.2.1 设计依据及要求
为整体提高五营站水文测流铅鱼缆道的实用性。改进水文测流铅鱼缆道的流量测验能力。五营站改进后水文测流铅鱼缆道的测量标准要达到到五十年一遇洪水,流量测验设计水位:289.76m、设计流量:2260m3/s、设计流速:5.0m/s、缆道承受设计风力:12.0m/s、水文测流铅鱼缆道主跨:297.0m、塔架基础安全系数不小于3、地锚安全系数不小于3。
2.2.2 塔架基础验算
(1)塔架采用整体式基础
a.基本数据
基础几何尺寸:a=2.0m;b=2.0m;ht=2.5m
安全系数:抗倾复时取2.5
砼计算容重:无水浮力影响时取2200kg/m3
土壤容重:无水浮力影响时取1800kg/m3
抗剪角β1取37°
土壤许可耐压力[P]=3.5kg/cm2。
砼与湿砂的摩擦系数f取0.45。
垂直荷载Q=3746kg
基础自重G=2×2×2.5×2200=22000kg
架高h=11.50m
b.基础复核验算
X=317.51kg X1=735.02kg Z=131.23kg Z1=735.02kg PB=96.03kg
(2)基础稳定条件按下式计算
其中:RX=X+X1=1052.53 RZ=Z+P?棕=131.23
R=■=1060.82
M=rtg245°+■=1800×tg245°+■=1800×4.023=7241.4kg
(3)被动土压力
E2=■mbh2t=■×7241.4×2×2.52=45258.75kg
(4)基础底面反作用力
Y=■
=■
=24552.58kg
(5)基础底面反作用力的偏心距
e=■-■■=■-■■=0.88
(6)侧面被动土压力X,X2分界面深度
Q2=■+■
=■+■= 0.63
所以:Q=■=0.79
(7)验算
KRh=2.5×1060.82×11.50=30498.575
=■(1-2×0.793)+24552.58(0.88+0.45×2.5)+45258.75×0.45×1
=980.61+49227.92+20366.44
=70574.97
(8)计算结果
30498.575≤70574.97 合格
2.2.3 主索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