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氧化锡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物理学专业论文
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还有过渡金属氮化
物负极材料等。二氧化锡作为一种绿色无毒、自然界储量丰富、有较高的理论比容 量的优秀半导体材料,它的制备方法简单,有小的氧化电位,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
在气体传感器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中。石墨烯作为碳材料的一种,拥有好 的导电性和卓越的力学性能,它的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本文对二氧化锡/
碳纳米结构进行了制备、表征及锂电性能的研究,探索其在能量储存上的应用潜力
和对这种复合材料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真空抽滤法和化学还原法成功地制备了片状二氧化锡/石墨烯纳米复合 物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详细研究了这种复合纳米材
料的形貌和结构组成。作为一个高功率高能量电池的负极材料,这种混合的纳米结 构可以直接地应用在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之中而不需要添加粘结剂、导电剂和普通
的集电器。由于这种先进的结构特征,这种复合物展现出非常强的协同效应,使得
锂离子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储存稳定性,其在 100 次充放电循环后仍然能达到 550 mAh g-1 左右的比容量。
2.采用单喷口静电纺丝装置成功地制备了二氧化锡/碳复合纳米管状结构。从
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图片可以清晰的看到复合纳米管的管口和管内 部的空心结构。该制备方法使用相分离的原理,使得纺出的纳米纤维的芯与壳层物
质由于不互溶而分离。同时,该方法也解决了以前实验中复合物产量低的缺点。将
这种复合管状结构制成锂离子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发现,在 200 mA g-1 的电流密度下循环 100 次后其可逆电容量仍然能够维持在 600 mAh g-1 左右,并
且这种材料拥有非常好的倍率放电性能,在 4000 mA g-1 的电流强度下,比容量维持
在 300 mAh g-1 左右。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二氧化锡;石墨烯;储锂性能;
I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 are divided into carbon anode materials, tin based anode materials and transition metal nitrides anode materials, etc. As a kind of green nontoxic semiconductor material, tin oxide is green, non-toxic, abundant, and has high 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 Its preparation method is simple with low oxidation potential which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gas sensors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s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s a kind of carbon material, graphene has high conductivity and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ich have caused significant research efforts around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tin oxide/carbon nanostructures has been carried on the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lithium electricity performance research and explore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串联超级电容组参数测试及均衡技术研究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 串联颅内动脉瘤的血液动力学的格子Boltzmann数值研究-计算数学专业论文.docx
- 串联黄色荧光蛋白在大鼠神经细胞中表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串行总线协议分析触发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论文.docx
- 串行级联CPM技术的研究-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docx
- 串行流化床中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过程机理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串行级联卷积码迭代译码算法关键技术的研究-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docx
- 串行点阵针式打印机设计与实践-机械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串行生产物流系统在制品库存建模及PID控制研究-工业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串行级联编译码的设计与FPGA实现-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锡涂层的制备和气敏性能研究-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化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锡纳米形貌结构可控制备研究-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锡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质分析-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锰-聚吡咯碳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物理化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锰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法制备及性能研究-物理化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锰及二氧化锰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锰吸附控制藻类胞外有机物引起的超滤膜污染-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锰微纳结构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研究-无机化学专业论文.docx
- 二氧化锰基催化剂在可充锂空气电池中应用研究-无机化学专业论文.docx
最近下载
- 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建设发〔2016〕163号 .pdf VIP
- 车辆故障案例培训.pptx VIP
-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VIP
- 2023《基于案例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以某污水处理厂建筑项目为例》10000字.docx VIP
- 陈畅之原子物理学第五讲:电子运动形成的磁矩和磁场的相互作用.ppt VIP
-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VIP
- 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服务 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pdf VIP
- 读书分享:福尔摩斯探案全集.ppt VIP
-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以某安置区整修项目为例》10000字.doc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