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涵养林工程综合治理的模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源涵养林工程综合治理的模式

水源涵养林工程综合治理的模式   【摘 要】伊吗图河(王府以上)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规划沙棘825hm2,刺槐576hm2、紫穗槐624hm2,速生杨358hm2,果树219hm2,牧草66hm2。刺槐、紫穗槐、沙棘、速生杨等1665株/hm2,果树1200株/hm2。牧草籽22.5Kg/hm2,规划水平梯田108hm2、谷坊143座、塘坝2座。通过工程治理后,年效益为保水168.38万m3,保土7.16万t。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1018.62万元,与治理投入417.37万元相比,产投比为2.44。   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关键词】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模式   1. 基本情况   1.1 工程位置。   伊吗图河是大凌河下游细河右侧一级支流,发源于阜新县北八家子乡乌兰木图山南麓,由东北向西南流经红帽子、大五家子、王府、佛寺、七家子、他本扎兰(西部)、伊吗图、东梁、卧风沟等八个乡镇,于盛家窝堡东南入细河,全长65Km,流域面积804Km2,流域内低山丘陵占80%以上,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涵养林工程项目区位于伊吗图河(王府以上)流域,地理位置:东经121°15ˊ~121°40ˊ,北纬42°01ˊ~42°20ˊ。主河长35.7Km,河道平均比降4.79‰,集水面积507Km2,占伊吗图河流域面积的63.1%。   1.2 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属大凌河流域,山地丘陵面积比重大,水土流失严重。平均海拔都在百米以上,山丘区地形破碎,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质瘠薄,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24.6%,林草覆盖率29.7%。   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7776.1hm2,占规划区总土地面积的74.6%,其中坡耕地11916.2hm2,荒山9072.5hm2,沟壑4419.1hm2,牧场5224.9hm2,疏林地5373.1hm2,无工程果园80.7hm2,裸岩379.2hm2,其它1310.4hm2。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公里2455.72t,沟壑密度2~3Km/Km2,最高可达5Km/Km2。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50619.4hm2,其中耕地面积为16114.0hm2,占总面积的31.8%,(水平梯田913.0hm2,平地3284.9hm2,坡耕地11916.1hm2),林地12472.7hm2,占总面积的24.6%(成林6927.5hm2,疏林5373.1hm2,经济林172.1hm2),草地2584.4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1%,荒山荒坡11098.8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1.9%,村庄、道路2716.9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4%,水域2162.4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3%,其它3470.3hm2,占总土地面积的6.9%。   2. 工程规划   2.1 治理模式。   根据当地的地形等条件,并结合谷坊、塘坝、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而采取以下治理模式。   (1)乔灌果草相结合模式:即在坡顶沙棘、紫穗槐,坡中上部刺槐,中下部为草带,坡下部土层较厚的栽植果树或营造水平梯田,种植农作物。河道两边栽植速生丰产林,在侵蚀沟道内修筑谷坊,在谷坊上可栽植紫穗槐。   (2)乔灌果相结合模式:即在坡顶栽植沙棘或紫穗槐,坡中种植刺槐,坡脚修建水平梯田或栽植果树,河道两边栽植速生丰产林,在侵蚀沟道内修筑谷坊,在谷坊上栽植紫穗槐。   (3)乔灌草相结合模式:即在坡地地势较缓的侵蚀坡面上布置乔灌草相结合治理模式,在侵蚀沟道修筑谷坊,谷坊上可栽植沙棘、或种植紫花苜蓿草。   (4)乔灌相结合模式:即在坡顶栽植沙棘或紫穗槐,坡中种植刺槐,坡脚或河道两岸栽植速生丰产林,在侵蚀沟道内修筑谷坊,在谷坊上栽植紫穗槐或沙棘。   (5)灌果相结合模式:即在侵蚀坡面栽植沙棘、紫穗槐等灌木林为主,在坡脚土层厚的地方栽果树,侵蚀沟道修筑谷坊,在谷坊上栽植沙棘、紫穗槐。   2.2 主要措施。   (1)工程措施。   水平梯田:田面基本水平或向内微倾斜,水土保持的效果好,水平梯田对一般降雨可就地拦蓄,土壤也不会被冲走,暴雨时也可拦蓄大部分径流,控制大部分泥沙,基本上可以达到水不出田,泥不下坡。在梯田埂上种植苜蓿草或紫穗槐等牧草和灌木带。   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深30~60cm,宽60~100cm,坑间距200~300cm,鱼鳞坑的大小及数量依造林目的和自然条件构成来决定,修鱼鳞坑时要尽可能保留坑间的杂草和灌木以保持水土,减少冲刷。   水平沟整地:水平沟沟宽60~80cm,深30~50cm,沟长150~300cm,水平沟能拦截较多的地表径流,沟壁有一定的遮阳作用,可以降低沟内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林木生长好。   谷坊:谷坊是在小沟中分段修建的小坝,它可以减缓沟底和水流比降,拦截径流和泥沙,从而固定沟床,防止两岸崩塌,淤出的台状土地可种植林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