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道德角度看中国死刑发展-伦理学专业论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云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和论文电子版,允许 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发表学位论文;授 权学校将学位论文的全文或部分内容编入、提供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循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年 月 日
绪 论
一、选题的背景
死刑作为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历的一种刑罚,从原始社会的血亲复仇到今天 复核权由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行使,其执行方式从醢、凌迟等到今天的注射执 行,死刑的发展可谓走出了一条极为不平凡之路。
走到今天,我认为中国死刑的判处和执行仍为过多,而其中则更是不乏被 冤杀或者罪不至死者被判处死刑,可以说中国死刑的判处与执行在泛滥。有数 据表明,美国从 1976 年恢复死刑以来到 2006 年底 30 年间总共处死罪犯 1057 人,平均每年 35 人;印度作为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许多情况与中国 接近,而在过去的 30 年中,只有 40 人被执行死刑,平均每年 1. 33 人;日本是 我们的邻国,从 1979 年到 1994 年的 16 年间,共执行死刑 25 人,平均每年 1. 56 人。而我国仅在某些中等城市一年就处死几十人(“严打”期间,一个地级市一 年就处死上百人),据估计,中国每年处死的死刑犯约为 1 万到 1. 5 万人,这一 数字远超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判处和执行死刑的总和。这不能不让我思考这样 一个问题:难道中国人当真比外国人所犯的罪行要多的多而且严重得多以至于 非要处死这么多人吗?
死刑问题自始倍受关注,自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于 1764 年首次提出废 除死刑的主张以来,死刑存废问题似乎成了一个永无止境的争议,目前全球的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 102 个国家在立法上废止死刑,虽然另有 94 个国家
在法律上保留死刑,但其中 46 个国家在过去的 10 年间从来未动用死刑,被联 合国归诸为“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另 48 个国家中,36 个国家拥有不执行 死刑的国家政策。对于中国而言,虽说目前废除死刑的多方面条件尚不具备, 但我坚信: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随着人们有关正义、人权等思想道 德观念的改善,在中国,死刑的废止之路必将不甚久远。
正是在上述的背景下,我认为:从道德角度来审视中国死刑的发展,绝对 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选题意义
对于我国死刑发展问题的道德研究具有特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从理论上看,本课题的研究为我国的死刑废止论观点提供理论补充 和伦理支持
对于死刑未来发展方向,国内仍存在死刑的存废之争,有的学者认为,无 论是从刑罚的功能还是从人类的情感需求以及解决社会矛盾的机制出发,死刑 都不能废除。就当代中国的情况而言,当前应予关注的不是立即废除死刑。而 是应当如何把死刑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的问题。有的学者则基于死刑的不正当 性、不人道性等方面分析认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国情的差异不应当成为拒 绝加入死刑废止的国际潮流的借口,中国应当顺应世界废除死刑的潮流立即废 除死刑。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从伦理道德角度支持死刑废除论的观点,对该理论 起到了丰富与补充的作用。
(二)从现实上看,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待死刑的认识水平 死刑脱胎于原始社会的血亲复仇,因而强烈的刑罚报应观念根深蒂固至今
仍影响强烈,尤其在普通民众看来,“杀人者死”更是天经地仪之事。本课题能 够紧紧围绕中国死刑发展史,从伦理道德角度出发,放眼于世界各国死刑的发 展方向,提出自己废除死刑的主张以及废除途径的大胆构想,这必然会对民意 的引导及其对死刑认识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国内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封建社会以前死刑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死刑是从原始社会的血亲复仇沿袭而来,此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
逐步摆脱了以往的野蛮、残忍而向今天的文明、伦理人道迈进。 在古代的中国,最早有关死刑条款的确切记载为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汉代,
当时大辟(死罪)多达 409 条。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继承了原始社会的复仇习惯,并将其推向极端,其
突出的表现就是统治者对罪犯的报复往往是豪无节制的,为此古代统治者发明 了种种惨无人道的死刑执行方法,根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帕梅拉》看塞缪尔·理查逊的女性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
- 从《富春山居图》中探析黄公望绘画的艺术形式-美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怀仁集王圣教序》中研究书法字体的结字-美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从《度曲歌诀》透视声乐表演艺术的互通性美学原则-音乐学;声乐演唱与教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房屋租赁合同司法解释》第十七条论合同相对性突破-民商法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谈文徵明的造园观-美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收藏马未都》看收藏类电视节目的品牌建设-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文选注》与《说文段注》看训诂术语“犹”的用法-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新华新词语词典》看新词语造词法-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捣练图》看盛唐工笔仕女画的风格特点-美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道德角度研究环境公益诉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从道德角度研究环境公益诉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从郑玄《毛诗笺》看汉代训诂学的发展-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邓州方俗词语看其民俗文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郭店楚简看先秦儒、道学术的演变-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郭店楚简看中国写意之“意”-壁画材料与水墨人物画创作研究专业论文.docx
- 从郭璞及其作品透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信仰-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郭璞及其作品透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信仰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释义理论在英译汉口译中的应用浅析口译员素质养成翻译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释义论看李白诗歌口译-英语口译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