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斜视手术的个性化设计眼科学专业论文
论文题目:儿童斜视手术的个性化设计
专业名称:眼科 指导教师:项道满 教授 研 究 生:郑德慧
中文摘要 目的
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早期对斜视患儿治疗及手术是十分必要的。本课
题通过大量临床典型病例的分析,针对儿童斜视患者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探讨 不同类型斜视的手术方法,对各种方法及术后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探索儿童斜 视手术的个性化设计方法。
方法
本课题回顾分析 2010 年 1 月至 2012 年 10 月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
受斜视手术的儿童患者 474 例。分别在术后 2 周、半年复诊。术后失访病例已排除。 采用非对照干预性病例研究方法(Non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case series)。 记录对患者采用的手术设计。通过对比患者术前术后斜视度数、眼球运动照片、双 眼视功能等指标,判断依照该手术设计方案实行手术的效果,并综合分析以探索适 合儿童斜视的个性化手术设计。
结果
本课题收集 474 例接受斜视手术的儿童患者的资料,其中男 279 例(58.86%),
女 195 例(41.14%),年龄 8 个月~14 岁,平均年龄 5.1 岁。其中共同性内斜视 119
例(25.11%)、共同性外斜视 220 例(46.41%)、麻痹性斜视 88 例(18.57%)、特
殊类型斜视 47 例(9.92%)。
依据儿童斜视手术个性化设计方法实施手术,分别在术后 2 周、半年复诊。术后 失访病例已排除。术后两周的斜视度-8 度~+7 度,平均-1.3 度;术后半年后斜视度
-8 度~+5 度,平均-2.1 度。术后两周正位 436 例(91.98%),轻度欠矫 31 例(6.54%), 严重欠矫 0 例(0%),轻度过矫 7 例(1.48%),严重过矫 0 例(0%)。术后半年后
正位 451 例(95.15%),轻度欠矫 21 例(4.43%),严重欠矫 0 例(0%),轻度过
矫 2 例(0.42%),严重过矫 0 例(0%)。
对各类型复杂斜视可采用个性化手术设计方法,结果如下: 1、本课题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31 例,19 例患儿戴远视足矫镜下斜视度数稳定,可按 此度数设计手术,术后 2 周正位 16 例(84.2%),欠矫 2 例(10.5%),过矫 1 例(5.3%)。 术后半年正位 18 例(94.7%),欠矫 1 例(5.3%)。12 例为戴足矫眼镜 1 年以上, 在检查时,镜下斜视角度变化大的患儿。笔者排除影响集合的各项因素,获取其尽 可能接近真实的斜视度数,按此结果设计手术,术后 2 周正位 11 例(91.7%),欠
矫 1 例(8.3%)。术后半年正位 12 例。
2、本组病例中有 9 例调节性内斜视退化患者合并了非共同性斜视,手术设计在矫正 水平斜视的同时对非共同性斜视进行矫正,9 例患者术后 2 周及半年水平眼位正位, 无垂直斜视。
3、间歇性外斜视患儿 85 例,经斜视角度检查后,其中 33 例患者斜视度数相对稳定, 手术后 2 周正位 30 例(90.9%),2 例欠矫(6.1%),1 例过矫(3%)。半年后复 诊 31 例(93.9%)正位,1 例欠矫(3%),1 例过矫(3%)。52 例患者会出现在术 前 3 天,每天至少 3 次检查后,检查结果变化大,斜视角度之间相差 5-20 度。经过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获得斜视度数来设计手术,眼位矫正效果好。术后 2 周正位 47 例(90.4%),欠矫 4 例(7.7%),过矫 1 例(1.9%)。术后半年正位 50 例(96.2%), 欠矫 2 例(3.8%)。
4、本课题中 23 例婴幼儿斜视病人,其水平斜视非常明显,而垂直斜视因为患儿检 查欠合作,使得垂直斜视的诊断证据不足,不能确诊。手术仅行水平斜视矫正术, 待患儿可较好配合检查诊断明确后,再进一步治疗。手术后 2 周及半年第一眼位水
平方向正位 21 例(91.3%),欠矫 2 例(8.7%)。
5、水平斜视合并单眼上斜肌麻痹,术前无代偿头位表现患儿 21 例,行水平斜视矫
正联合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术后水平眼位仅 1 例(4.76%)出现欠矫,其他正位。21 例均未出现代偿头位。 6、水平斜视合并双眼的下斜肌功能亢进,双侧亢进程度对称病人 37 例,此类患者 术前常常没有明显垂直眼位偏斜和代偿头位。其中,“V”征表现不明显、垂直斜视 度数较小的患者 24 例,仅行水平斜视矫正手术,术后无垂直眼位偏斜及代偿头位,
仅 1 例术后水平眼位欠矫。“V”征表现明显病人 13 例,行双眼对称的下斜肌部分
切除术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术后第一眼位水平正位,无垂直眼位偏斜及代偿头位,
向上注视时眼位明显改善。
7、水平斜视合并非对称性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传统训诂方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论文.docx
- 传统蝙蝠纹样艺术符号研究-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建筑学专业论文.docx
- 传统计算机与移动设备交互设计比较研究-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传统观演空间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探讨-设计学专业论文.docx
- 传统豆制品物性改善及品质提升的研究-食品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传统语境下的当代北京建筑外部空间的建构研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论文.docx
- 传统针刺手法和针灸方法临床运用情况问卷调查分析-针灸推拿学专业论文.docx
- 传统铝合金与新兴非晶态铝合金的腐蚀性能研究-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早期音乐审美教育研究-美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智力发育与母亲孕早期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关联的巢式病例对照分析-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期异位性皮炎的发病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中医外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期虐待、情绪调节习惯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成年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研究-公共卫生专业论文.docx
- 儿童期虐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抑郁的关系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木制玩具设计之分析-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木制玩具设计之研究-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歌唱教学的探索与研究-音乐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死亡后器官捐献及供肝应用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