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的欺负行为和自我概念的相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
Abstract
School bullying is a special aggressive behavior among pupils. Since 1980’s, the research on school bullying have been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psychological task.
Based on interview with teachers, literature summary and revision of foreign Questionnaire, A Bullying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was constructed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bullying and self-concept. This thesis can richen the academic knowledge on bullying, and can help to found a entire model to foresee and remedy the bullying behavior. The results indicated: (1) the scores on bullying are different among the different group in terms of self-concept; (2)self-concept scores of the vitims were lower than the normal group , while the self-concept scores of bullies are within normal level; (3) there are interaction between bullying and self-concept.
Key Words : School Bullying ; Self-concept ; Interaction model
儿童的欺负行为和自我概念发展的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 欺负行为综述部分
儿童青少年期间的攻击和暴力行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是教育心理研究的焦 点Loeber Hay, 1997 Loeber Stouthamer-Loeber, 1998 Olweus, 1979; Patterson, Reid, Dishion, 1992 Zumkley, 1994 这些研究一致表明了 在小学到青少年期 这段时间里 攻击行为的发生相对稳定 其中小型的攻击行为如欺负可以追溯到此阶 段 学校欺负school bullying是儿童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 的攻击行为 L 伯克L Burk于 1897 年在教育学专刊上发表的 Teasing and Bullying 一文 是仡今为止最早的关于欺负的学术论文 但是关于学校欺负问题的系 统研究始于瑞典心理学家 Dan Olweus 的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初 Dan Olweus 以实 验研究材料对学校欺负问题首先发起了一项系统研究计划 直到 80 年代 欺负问题 才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开始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热门心理研究课题
1.1 欺负行为的界定
一般的 欺负行为是通过与攻击行为进行对比来定义的 英国哥德斯密斯学院的
负Smith1991认为 欺侮行为可以被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与一般意义上 的攻击行为相比 欺负具有三个特征 1未受激惹性 2重复发生性 3力量 的不均衡性 即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 力量较强大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或处于劣势 的一方重复进行的攻击 早期研究结果表明 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包 括生理力量和心理力量两方面 通常被欺负者身体上相对瘦小 年龄比别人要小或者 在个性上属于内向型的 在表现形式上 一般可以把欺负分为三种类型 言语欺 叫 小名 辱骂 威胁等 身体欺负推 碰撞 勒索等 关系欺侮如传播谣言 阻 止他人交朋友 排斥他人等与前两种方式相比 往往关系欺负表现得要隐蔽 发 生的比率也更加频繁 导致的影响更加严重和持久 在小学阶段 欺负主要表现为 推拉 踢打 去外号 辱骂 排斥等方式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欺负方式更趋向于隐 蔽
负
在研究欺负行为的实际操作中 研究者一般是根据某一指定时间里如过去的一 学期中等欺负或被欺负发生频率 以此来断定哪些是欺负者 被欺负者和非卷入 者 因此 欺负行为的操作定义上简化了欺负与受欺负强度的差别 只从发生量上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传里看张:张爱玲传记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传销的刑法学分析-刑法学专业论文.docx
- 传递矩阵法在分析压电层状结构非均匀初应力问题中的应用-固体力学专业论文.docx
- 促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以昆山市SP中学为例-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
- 促孕复方有效组分DS147的质量控制及促进着床作用机制研究-中药学专业论文.docx
-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法律·诉讼法学专业论文.docx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其类似物用于激发试验的对比观察-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其类似物用于激发试验对比观察-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妇产科学专业论文.docx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斑节对虾中的免疫定位及功能-渔业专业论文.docx
- 儿童直立倾斜试验的临床意义分析-儿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睾丸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37例病例报告)-儿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气质类型关系之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论文.docx
- 儿童福利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车安全问题研究-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docx
- 儿童福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选择-社会保障专业论文.docx
- 儿童立体图书的特色与艺术魅力-出版专业论文.docx
- 儿童简笔画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研究-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粒细胞肉瘤临床特点及疗效初步观察-儿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紫癜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论文.docx
- 儿童糖果包装的模块化组合研究与实践-艺术设计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