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威尔弗雷德·欧文战争诗歌的的特点.docVIP

浅析威尔弗雷德·欧文战争诗歌的的特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威尔弗雷德·欧文战争诗歌的的特点

浅析威尔弗雷德·欧文战争诗歌的的特点   摘要:威尔弗雷德?欧文是一战中的杰出诗人。他的反战诗歌以描绘细节见长,画面感强,直指战争的残忍无情,同时也辛辣地讽刺发动战争的统治阶级不顾人民疾苦,悍然发动无谓的帝国主义战争。本文试从欧文具有代表性的十首战争诗歌分析其特点,抛砖引玉,以求为国内更深层次地研究欧文战争诗歌打下基础。   关键词:英国文学;战争诗;欧文   英国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为杰出的的战壕诗人,被赞誉为20世纪“最有希望的诗人”[1]。一战爆发时,他从军参战,目睹了战争之惨烈,写下了《为国捐躯》(Dulce Et Decorum Est)等诗歌。而后他因伤住院,结识了著名诗人沙松等。1917年,他再次奔赴战场。在给他母亲的信中,他提到“我要尽一个军官应尽的责任…直接领导这些士兵,同时也能间接感受到他们的痛楚…把这些记录下来并为他们祈祷”[2]。1918他中弹身亡,年仅26岁。1985年,欧文作为十六大“一战诗人”之一,他的名字被刻在了西敏寺诗人角的石碑上。   欧文与哈代等诗人不同,他本人参加过战争。他的现实主义战争诗多描绘战争的恐怖画面,起到直达人心胡效果。他写下了自己作为军人的经历,也描绘了军人在战场上所经历的种种心灵创伤。他的诗歌富于描绘细节,“生动形象,往往又带给人恐惧感”[3]。他的诗歌代表了一代人的呼声,传达了对英国帝国主义的不满,对煽动战争者的愤恨,而更重要的是他写了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国内对欧文诗歌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分析其诗歌特点,以求为鉴赏欧文诗歌提供新思路和新角度。   一、长于讽刺   欧文诗歌中主人公往往聚焦于战场上的一个士兵,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抑或是戏剧化的情节处理来讽刺煽动战争的统治阶级,凸显战争的无情。欧文在刻画细节层面具有视觉冲击力,比如在《为国捐躯》一诗中:   And watch the white eyes writhing in his face,   His hanging face, like a devil’s sick of sin,   If you could hear, at every jolt, the blood   Come gargling from the froth-corrupted lungs   诗歌描绘了一个士兵在中了毒气的画面,脸色苍白,反刍物四溅,身体溃烂,极其可怖。在后文中,欧文亲切地将煽动战争的统治阶级称为朋友,并指出他们看到了这样的场面,反问如何能一边热情高涨,鼓励人们参军,一边粉饰战争的残忍无情,让孩子们大唱“为国捐躯”。欧文力图将战场的画面带入人们的脑海,来激发人们的反战情绪。   此外,欧文也在多首诗歌中将梦魇描绘地淋漓尽致。如在《奇怪的相遇》(Strange Meeting)中,欧文描绘了在西部前线士兵的梦魇,他遇到了自己杀死的敌人,但对方多次将自己称为“我的朋友”。他告诉欧文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但“未完成的人生”是个遗憾。这个敌人又提到了有些真理尚未被讲清,此处暗指战争的无情尚未人尽皆知,所以他害怕“战争中的事实被隐藏,怜悯也随之蒸发而去”。这种梦魇是一种警示,告诫人们应该更清楚理解战争的本质,并深刻意识到是谁让人们心中的怜悯与同情被“蒸发”而去。   欧文有时也在诗歌采取戏剧化的处理,起到出人意料但又发人深思的效果。如在《暴露》(Exposure)中,他描写了西部战线的士兵已经瑟瑟发抖,通过顿觉法(aposiopesis,即句子中突然中断)来表现士兵们已经不能连续思考。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士兵们只有最基本的感知。在第五诗节描绘了士兵们经历了一种接近昏迷的状态,梦见自己死去上了天堂,没有战争,满地花开;在第六诗节写道他们的灵魂回了家,却发现家中冰冷不堪,老鼠乱窜。在这首诗里,欧文将士兵苦苦等待战斗等和浑身瑟瑟发抖的状态描绘到极致,但戏剧性的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无疑是一场莫大的嘲讽,士兵们已经冷到麻木然而却什么都没发生,反而是恶劣的自然状况摧残了士兵的身体和精神。   总体来讲,欧文的战争诗往往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每一首诗都是一段回忆,该现实主义写法充满讽刺。在《青春葬礼赋》(Anthem for Doomed Youth)中,送给死去的士兵的赞歌不是礼炮,而是枪林弹雨的和鸣。在《麻木》(Insensibility)中表现出士兵们杀人冷血无情,丝毫没有怜悯和同情,而他们却是开心的。在《徒劳》(Futility)中,士兵??每天早晨都是太阳“叫醒的”,而今天军官们将一些死去的士兵送往阳光之下,太阳却再也叫不醒他们了。欧文用真挚的描写刻画了战争是如何冷酷无情,是如何将士兵们转化地麻木不仁,更重要地是他讽刺和谴责了产生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即发动战争的统治阶级。   二、音韵奇特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