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主题二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材料一 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旗袍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材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②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并指出导致其变化的外部因素。 提示 变化方面: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 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变化具有不平衡性。 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提示 史料解读 ①对表格左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直观看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 ②说明近代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 2.社会运动的推动 材料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蓄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问题思考 依据材料,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的理由。 提示 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不利于机器化大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既不美观又不卫生。 提示 史料解读 材料中划线句子分别从外交、工业、军事、外貌四个方面说明了断发易服的理由。 史论总结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特点。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空坐标 主要线索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测试内容及要求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了解近代前期在饮食、服饰等方面出现的新现象。 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等习俗。 3.了解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4.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因素。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鸦片战争后 “洋布”“ ”进入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设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粗布大衫、 、学生装和裙子等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 。服饰都以中国自产棉布、丝绸缝制,食物都为各地自产之物。 2.鸦片战争后 (1)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 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①衣 沿袭传统 西方文化 洋装 中山装 旗袍 戊戌变法时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改革传统的 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有了 的色彩 民国时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历史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doc
-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同步练习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培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基础练习含解析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提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提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培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培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基础练习含解析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提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doc
- 江苏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新人教版.ppt
- 江苏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doc
- 江苏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doc
- 江苏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新人教版.ppt
- 江苏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新人教版.ppt
- 江苏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doc
- 江苏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2018高考地理考前全真模拟习题试题2.doc
- 江苏省2018高考地理考前全真模拟习题试题3.doc
- 江苏省仪征市九年级语文14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无解答苏教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