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殭菌素在虫生真菌致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PDF

黑殭菌素在虫生真菌致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殭菌素在虫生真菌致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黑殭菌素在蟲生真菌致病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蔡勇勝、高穗生 前 言 Jenkins及Grzywacz在2000年發表報告指出品質管制在真菌及病毒 性生物防治劑開發計畫中之重要性,並列出真菌性產品之最低品質要 求,包括菌種保存、產品污染問題的控制及產品活性等。就真菌性殺蟲 劑之產品活性而言,活性所代表就是殺蟲作用。蟲生真菌之殺蟲機制包 括毒素的毒性、酵素的作用、機械破壞、菌體與蟲體對養份的競爭、寄 主防禦系統被菌感染而遭受破壞等,其中毒素之作用被認為與致病力關 係最為直接,或可做為蟲生真菌活性強弱之檢測指標(Moore & Prior, 1993、Parry, 1995)。在諸多蟲生真菌毒素中,以黑殭菌素(destruxins) 被研究最多,Strasser等人(2000)整理過去文獻資料,在同一期雜誌中 討論蟲生真菌代謝物安全性的問題,文中對黑殭菌素的討論有近5頁之 多。是本文嘗試由相關報告整理出黑殭菌素在致病過程中所扮演的角 色,藉以瞭解蟲生真菌代謝物與殺蟲作用間的關係,探討是否能利用該 毒素之種類、活性作為品質管制之檢測標準。 黑殭菌素 TAO 黑殭菌素由5個胺基酸:β丙氨酸(β-alanine)、丙氨酸(alanine)、 纈氨酸(valine)、異白氨酸(isoleucine)、脯氨酸(proline)及α羥酸(α -hydroxy acid)組成之環狀芳香胜鍵為骨架( ,依其 化學結構可區分為A、B、C、D、E、F六大類,其中以黑殭菌素A、B、E 較常見,目前為止已被分離鑑定出28種,且大部分由黑殭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產生,故稱之為黑殭菌素(中國大陸則由英文直譯為破壞 素)。M. anisopliae產生黑殭菌素之可能途徑如(圖1.),過程中會先合 成其先驅物(protodestruxin),此先驅物在所有氨基上之氫皆沒有被甲 基取代,當丙氨酸上之氮基行甲基取代後形成去甲基黑殭菌素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技術專刊第9104 號。 - 1 - B(desmethyl destruxin B),去甲基黑殭菌素B在纈氨酸上之氨基再次 甲基化後形成黑殭菌素B。若黑殭菌素B上之2-甲基丁酸之側鏈甲基氧 化成羥基即為黑殭菌素C,黑殭菌素C再氧化成羧酸即為黑殭菌素D。若 黑殭菌素B的2-甲基丁酸之甲基脫去成烯基即為黑殭菌素A,黑殭菌素A 再氧化則為黑殭菌素E。由於黑殭菌素之合成不需核糖體參與,是由多功 能合成( )來催化,其合成鍵 (peptide bond)所需之能量為1/6。 除此之外,十字花科作物之黑斑病菌( )、粉 紅單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盤蛇孢菌( herpotricha)也有能產生黑殭菌素B、同黑殭菌素B ( ) 及之報導,並被認為與A. brassicae之致病力有關(Buchwaldt &Green, 1992)。另一種蟲生真菌;座殼孢菌(Aschersonia sp)最近也被發現可 分離出黑殭菌素A1,A4,A5與同黑殭菌素B( 。 TAO 圖1.黑殭菌素合成之可能途徑(李, 1988)。 - 2 - 影響黑殭菌素產生的因子 黑殭菌素之產生量及種類會因菌種、菌株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其產 生並受昆蟲體內或培養基內營養成份影響,更有部份M. anisopliae菌 株甚至不會產生黑殭菌素(Amiri-Besheliet al., 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