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论李贺诗歌中的色彩(学术精品).docVIP

(毕业论文设计)-论李贺诗歌中的色彩(学术精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 3 - 目 录 中文摘要 ……………………………………………………………………………1 引言 …………………………………………………………………………………2 1 人生经历 …………………………………………………………………………2 2 闪耀在诗歌中的色彩 ……………………………………………………………4 2.1 强烈的色彩对比 ………………………………………………………………5 2.2 奇异的色彩表现 ………………………………………………………………7 2.3 浓烈的悲情色彩 ………………………………………………………………8 3 结论 ………………………………………………………………………………11 4 谢辞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2 英文摘要 ……………………………………………………………………………13 论李贺诗歌中的色彩 摘 要:李贺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研究是新时期唐代文学研 究中的热点和重点,李贺诗的特点之一是色彩浓重鲜明,喜用烈性词汇, 这使他的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李贺的诗歌成就无疑是全面的,本 文仅从李贺诗歌色彩这一显著特征入手,从创作心态、色彩运用特点和 个性特征等方面论述李贺诗歌的色彩,从而探究形成李贺这种诗风的成 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相互交织起来形成了他病态的人格,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构成了诗人奇诡凄艳、与众不 同的诗风。 关键词:李贺诗歌 色彩 奇艳 病态人格 论李贺诗歌中的色彩 引 言 李贺(790—816),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的后裔。他少有才名,十五岁时即以乐府歌辞名噪一时,为韩愈、皇甫湜所器重。然而他因为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一些妒才之人就以“父名为晋肃,子不得取进士”为由,不让他参加进士科考试,所以李贺一生仕途道路不畅,仅仅在太常寺做过从九品的小官奉礼郎,最终郁郁而死,年仅二十七岁。 李贺的诗歌常给人以奇冷幽艳之感,读来别有一种滋味,这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的诗歌,他的人生,他独创的“长吉体”,都是值得我们后人来研究的。纵观近年来的李贺诗歌研究,可以发现,随着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许多研究论文借鉴了新的理论方法,重视对李贺心理世界的开掘,重视对李贺诗歌章法结构、色彩等问题的分析,并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而对李贺诗歌创作中色彩的运用,已有许多学者研究,但各成一家之言,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很多学者或单方面论述李贺诗歌中的某些色彩词的运用,或从修辞学等方面论述李贺善于敷色的特征,还有的学者虽总述李贺诗歌色彩运用的特征,但并未深入分析李贺善用色彩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将李贺的个性特征抽离出来,本文在探究李贺诗歌中色彩运用的特征基础之上,综合分析形成其独特诗风的深层次原因。 1 人生经历 李贺生活在公元790年到816年,他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困顿。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送韦仁实兄弟入关》)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这一点,是他颇为自豪的,在他的诗歌中多次提到“宗孙”、“宗人”、“皇孙”等。他童年即能词章,再加上自幼便体弱多病,因此母亲对他非常溺爱,这也使得李贺对母亲十分依恋。李贺生平才华横溢,15、16岁时,他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李贺写下了有名的《高轩过》诗。可以说,李贺成名是比较早的,对于未来,他是充满了自信的。毕竟,出身较好,才华出众,又受到文坛以及政坛领袖的青睐,这些条件,足以让一个年轻人的自信心膨胀。 元和五年初冬,21岁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一切都朝着理想的方向慢慢实现,然而,命运偏偏促弄这文弱书生,先是把他高高举起,然后抛向低谷,任其心血流淌,置之不理。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一些妒才之人就以此为借口,认为他不应该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否则就是有违孝道。尽管有韩愈为其作文辩解,但仍无济于事,李贺只能黯然离开长安。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终其一生,他都没能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没有进士身份,与唐代文人的理想人生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