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蝇诱杀柑桔大实蝇的应用试验的报告.docVIP

猎蝇诱杀柑桔大实蝇的应用试验的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猎蝇诱杀柑桔大实蝇的应用试验的报告

猎蝇诱杀柑桔大实蝇的应用试验的报告   摘要 近年来,柑桔种植受柑桔大实蝇的危害损失在明显回升。通过不同浓度的猎蝇药剂试验,寻找防治柑桔大实蝇的诱杀新途径。结果表明,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在中国登记的猎蝇饵剂(简称GF-120)在稀释15倍时诱杀效果比糖醋液好,且药效稳定持久。   关键词 猎蝇;柑桔大实蝇;诱杀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8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6-0075-02      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Totradacus)minax(Enderlein,1920)]隶属于实蝇科果实蝇属(Tephritidae: Bactrocera Macquart)[1],是我国柑桔类果树的重要害虫。它是国家公布的对内对外检疫对象[1]。我国柑桔大实蝇疫区的范围遍布10个省130个县市[1],仅湖北省就有2万公顷面积以上。近年来,柑桔种植受柑桔大实蝇的危害损失在明显回升[2],不解决柑桔大实蝇这一危害柑桔生产的关键问题,柑桔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在中国登记了一种防治瓜果实蝇的饵剂――猎蝇饵剂(简称GF-120),桔农可以用该饵剂诱杀实蝇。为了探讨该猎蝇饵剂对柑桔大实蝇的防效,检验猎蝇对柑桔大实蝇的诱杀效果、使用方法、浓度和时间,我们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对象、作物   试验对象为柑桔大实蝇;试验作物为柑桔。   1.2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试验柑桔园位于宜都市高坝洲镇的一个村里。该村四周环山,是一个封闭独立的村子,该柑桔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桔园,柑桔种植面积约1.8hm2,柑桔树均为13~14年成年树,土壤肥力中等,管理到位,2003年时桔果被害率达21%,现在去柑率由2003年的21%下降到3.3%左右,但柑桔大实蝇仍是影响柑桔生产的关键因子。   1.3试验材料   猎蝇饵剂(简称GF-120,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90%敌百虫晶体(用于配制糖醋液,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糖醋液对照(CK):(红糖5∶白酒1∶醋0.5∶敌百虫0.2∶水100);一次性杯子;矿泉水瓶(600mL)。   1.4试验方法   树挂钵活杀。采取2种形式:一次性杯子挂钵活杀,矿泉水瓶(600mL)挂钵诱杀。   不同形式的挂钵在不同浓度的猎蝇饵剂和糖醋液对照(CK)下诱杀成虫数,从而判断出猎蝇是否有诱杀效果,哪种浓度猎蝇饵剂诱杀效果好。   1.4.1一次性杯子挂钵诱杀。从5月18~27日,每天在一次性杯子里更换1次诱杀液,试验以糖醋液为对照(CK)。共设计5个处理:猎蝇饵剂分别加水稀释10倍、12.5倍、15倍、20倍、30倍,即猎蝇A(1∶10)、猎蝇B(1∶12.5)、猎蝇C(1∶15)、猎蝇D(1∶20)、猎蝇E(1∶30),每个处理10杯,共50杯。在田间随机插于树冠内部约离地1.5m处,诱杀柑桔大实蝇。   1.4.2矿泉水瓶(600mL)挂钵诱杀。从5月18日到6月3日将干净的空矿泉水瓶(600mL)沿腰部两两对开1个0.8 cm2左右的小孔,先纵向划2刀,然后沿底边划1刀,将切口处的方形片上翻与瓶壁垂直。试验以糖醋液为对照(CK);共设计3个处理:猎蝇饵剂分别加水稀释10倍、15倍、20倍,即猎蝇A(1∶10)、猎蝇B(1∶15)、猎蝇C(1∶20),每个处理5瓶,共15瓶。将诱杀液灌入瓶中2~4cm深,然后在田间随机挂于树冠下即可,每隔1d观察记录诱杀虫数。   1.5试验时间   2006年5月18日至2006年6月3日。      2结果与分析      2.1一次性杯子挂钵诱杀虫数试验   不同浓度的猎蝇饵剂在一次性杯子里挂钵诱杀柑桔大试蝇成虫试验(见表1和图1),开始日期为2006年5月18日,其中5月22日左右达到诱杀高峰,诱杀成虫数呈正态分布,诱杀成虫数两边低中间高。   其重要原因可能是在合适的天气及温度等自然条件作用下,柑桔大实蝇化蛹羽化出土的成虫数在5月22日左右这几天达到高峰期,且根据猎蝇饵剂对成虫的诱杀效果距离为半径只有4m左右[3],不会吸引远处的大实蝇来加重危害,造成了一次性杯子里挂钵诱杀柑桔大实蝇成虫在5月22日左右达到诱杀高峰;在一次性杯子里挂钵不同浓度的猎蝇饵剂对成虫的诱杀效果从高到低排为:猎蝇B(1∶12.5)>猎蝇C(1∶15)>猎蝇A(1∶10)>猎蝇D(1∶20)>糖醋液CK>猎蝇E(1∶30)。   2.2矿泉水瓶(600mL)挂钵诱杀虫数试验   不同浓度的猎蝇饵剂在矿泉水瓶里挂钵诱杀柑桔大实蝇成虫试验(见表2和图2),开始日期为2006年5月18日,其中5月24日左右达到诱杀高峰,诱杀成虫数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