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课时训练新人教版.docVIP

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课时训练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课时训练新人教版

PAGE PAGE 1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单项选择 1.下图为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摩亨佐·达罗。它大约出现于 (  ) A.公元前4300年 B.公元前3100年 C.公元前2200年 D.公元前2070年 2.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印度,建立新的国家,并逐步确立等级制度的是 (  ) A.苏美尔人 B.阿摩利人 C.巴比伦人 D.雅利安人 3.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脚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  ) A.神化等级制度 B.为人们选择职业创造依据 C.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D.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4.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 A.担任祭司 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掌握军权 D.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5.公元前6世纪,印度和中国均产生了对本国乃至世界文明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在中国是孔子,在印度则是(  ) A.汉谟拉比 B.图特摩斯三世 C.哈佛拉 D.乔达摩·悉达多 6.佛教的哪些内容体现了反对印度婆罗门特权的要求 (  ) A.消除欲望 B.“忍耐顺从” C.“众生平等” D.因果报应 7.安徽省境内的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是 (  ) A.西汉末年 B.隋朝末年 C.唐朝初年 D.明末清初 8.下列有关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B.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C.地位低下的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D.佛教支持种姓制度,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二、辨析改错 9.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公元6世纪,在印度半岛出现佛教,其创始人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佛教教义适应了当时反对刹帝利特权的要求,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佛教的传播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造物神“梵天”用口创造出A,用手创造出B,用腿创造出C,用脚创造出D。(如下图) 材料二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1)依据材料一填写下列表格。(5分)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A ________ 祭司贵族 掌管祭祀 B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武士、官吏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C ________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D ________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2)材料一涉及古代什么地方的什么制度?它说明了什么社会关系?(4分) (3)材料二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是不是真正的平等?请说明理由。(2分) 1.C 2.D 3.D  4.D  5.D [解析]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和哈佛拉是古埃及法老,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创始人,他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 6.C 7.A [解析] 佛教产生后,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公元前1世纪是在西汉时期,故选A。 8.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故D项叙述不正确。 9.(1)× “公元6世纪”改为“公元前6世纪” (2)× “刹帝利”改为“婆罗门” (3)√ 10.(1)婆罗门 刹帝利 国王 吠舍 首陀罗 (2)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四个等级地位不平等,界限森严。 (3)不是。这种平等仅仅是精神上的平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535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