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讲义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梗死讲义教材.ppt

血栓形成与抗血栓治疗 ;二、相关概念 ;血栓形成-Thrombosis; Thrombus-血栓 活体血管或心脏内血液凝固形成的实性团块。 Blood Clot-血凝块 血管外、血肿、离体、死后的血液凝固形成实性团块。 Embolus-栓子 在血管内游走的血栓碎片或其他成分(气体、液体、脂肪、肿瘤组织)。; Embolism-栓塞 血管内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团块在血管腔内游走并堵塞其起源下游管。 Thromboembolism-血栓栓塞 血栓自形成部位脱落在血管腔内游走,堵塞下游血管。 99%以上的栓子都是血栓性栓子。 ;三、血栓形成的促发 ; 1821-1902 Rudolf Virchow’s Triad;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thrombosis;四、血栓形成的有关机制 ;血管内皮 血流状态 血小板 凝血因子 自然抗凝机制 纤维蛋白溶解;正常的血管内皮具有抗凝血作用 抑制血小板 抑制凝血过程 刺激纤维蛋白溶解 激活或受损的血管内皮具有促血栓作用 激活血小板 刺激凝血过程 阻止纤维蛋白溶解 ; 血管内皮损伤是启动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血管内皮损伤的原因 切应力损伤:血管分叉处易损 血流动力学应力:高血压 内源性物质:同型半胱氨酸、胆固醇、脂蛋白a等 外源性物质:吸烟、细菌毒素 机械损伤:插管;血管内皮 血流状态 血小板 凝血因子 自然抗凝机制 纤维蛋白溶解;正常的血流是一种层流状态,细胞成分位于血管腔的中间,血浆位于周边,当血流淤滞或者发生涡流时导致以下情况 血小板与血管内皮发生接触。 对激活的凝血因子的稀释作用被抑制。 凝血抑制因子的流入减少。 促进内皮细胞的激活。 ;血流淤滞诱发静脉系统、心腔内以及扩张的动脉瘤瘤体内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内皮细胞损伤的同时,打破正常的血液层流状态。 任何增加血液粘滞性的因素都会导致血流淤滞(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脱水等)。;血管内皮 血流状态 血小板 凝血因子 自然抗凝机制 纤维蛋白溶解;Platelet Adhesion, Activation and Aggregation;Platelet Adhesion, Activation and Aggregation;血小板无力症;血管内皮 血流状态 血小板 凝血因子 自然抗凝机制 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gen. Prothrombin. Thromboplastin. Calcium. Proaccelerin (Labile factor). Derivative of Factor Ⅴ (No longer use) Proconvertin (Stable factor).;血管内皮 血流状态 血小板 凝血因子 自然抗凝机制 纤维蛋白溶解;前列腺环素 (PGI2) 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活化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一种血浆蛋白 抑制内源性凝血通路和共同通路 硫酸类肝素(Heparan Sulfate) 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激活抗凝血酶- Ⅲ 蛋白C和蛋白S(Protein C + Protein S) 能够降解 Va 和 VIIIa 由凝血酶激活血栓调节素(Thrommodulin)共同激活 组织因子抑制蛋白(Tissue Factor Inhibitor Protein) 抑制外源性凝血通路 ;血管内皮 血流状态 血小板 凝血因子 自然抗凝机制 纤维蛋白溶解;五、高凝状态(易栓症);易栓症的临床表现 ;特殊部位的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血栓形成 肾静脉血栓形成 腋静脉血栓形成 ;遗传性高凝状态 抗凝功能缺陷 抗凝血酶 III 缺乏 蛋白C、蛋白S缺乏 凝血功能亢进 因子 V Leiden 突变/活化的蛋白C抵抗 凝血酶原 20210A 突变 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 C677T):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中度升高 因子 VIII, IX, XI 、纤维蛋白原升高 ;获得性高凝状态 口服避孕药物或高雌激素状态 (pregnancy) :促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抗凝血酶 III合成。 恶性肿瘤 高龄 吸烟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 多见于普通肝素( unfractionated heparin),而低分子肝素较少发生.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高凝状态(SLE).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