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县管校聘的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活力.doc

稳步推进县管校聘的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活力.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稳步推进县管校聘的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活力

稳步推进县管校聘的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活力   2015年以来,昌邑市以成为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从盘活编制资源、科学设置岗位等方面入手,大力开展以“县管校聘”、交流轮岗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使编制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工作重点,带动改革全局。一是抓好“县管”。市里由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核定教师编制、职称岗位、进人计划、绩效工资等总量,教育部门在核定的总量内,拥有教师管理自主权,通过宏观调控和激励政策引导教师合理流动,促进师资均衡配置。2015学年度,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对全市学校编制重新核定,共设置聘用岗位5483个。二是抓好“校聘”。遵循“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健全聘任组织、完善聘任机制、科学制定方案、规范有序操作,实现学校自主聘用管理教师。三是抓好“流动”。通过政策性干部交流、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设置5%的岗位跨校交流轮岗、实行偏远薄弱学校支教或农村特设岗位等方式,实现干部教师交流的常态化。四是抓好“绩效”。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岗位履职情况相挂钩,作为教师续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起以岗位为核心、绩效为取向的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实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优绩优酬。   (二)抓好关键环节,务求改革实效。一是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需设岗、因事设岗,科学安排新教师招聘计划,实现了岗位的合理设置。二是精心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方案实施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有详细操作办法,各环节控制有序、衔接顺畅;对岗位设置方案、岗位竞聘方案和绩效考核方案一律经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审议,85%以上教职工通过后才能实施。三是有序开展岗位竞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总体上按照支教竞聘――校内岗位竞聘――跨校岗位竞聘的顺序组织各类竞聘,对学校干部和教职工实行逐级竞聘,对人数较多的学校组织多轮竞聘,保证岗位配置结构最优。四是及时签订聘用合同。各学校在与教师签订合同时,必须合理规定聘任期限,明确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岗位工作量等事项,并进行公示,为聘期结束的绩效考核和续聘工作奠定基础。   (三)建立推进机制,保障改革进程。昌邑市在改革工作中立足实际,全力打造部门联动、舆论引导、流动激励、责任落实四项机制,为改革的有序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通过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教育人才服务机构等方式,确保教育、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工作推进上步调一致,形成合力。二是建立舆论引导机制。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网上公示、设立咨询电话等方式,深入细致地讲清改革的目的、政策和方法,使广大教师消除疑虑,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建立流动激励机制。对于到农村支教交流的人员,给予优先聘用、职称评聘时加分、享受乡镇工作人员补贴等激励措施,大力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切实改善生活工作环境,解决交流教师后顾之忧。四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把每项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扣紧责任链条,形成令行禁止、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二、取得成效   (一)提高了教师队伍积极性,解决了职业倦怠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倒逼整个教师队伍增强了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唤醒了老师们的内生动力,由“要我干”逐渐转变成“我要干”,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2015年全市有27项省级“十二五”课题结题,2项潍坊市规划课题结题,1项课题被批准立项为山东省校本研究专项课题,较往年有了较大提升,更好地适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促进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解决了城乡失衡的问题。“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使得城区的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特长教师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有序流动,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城区教师的流出也加速了本校年轻骨干教师的成长,城乡学校教师年龄、学科、学历、职称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择校”现象明显好转,有效破解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教师资源配置“瓶颈”,切实促进了教师资源的统筹安排、均衡配置。2015年,全市共有近500名骨干教师参与跨校竞聘,约占教职工总岗位数的8.7%,涌现出了一大批主动投身农村、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先进典型。   (三)创新了教育管理体系,解决了体制障碍的问题。“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不仅进一步明晰了相关职能部门权责,赋予了教育主管部门更多管理权限,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而且理顺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教师由过去的“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实现了教师人事关系的“去单位化”、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