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PAGE PAGE 3 诗四首 年级科目 八年级语文 课题 《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主备人 审核人 初二语文组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 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 学 过 程 一、前置练习,积累知识 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号青莲居士。天宝年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赏识。后因不能屈膝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 2.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南北宋之交的诗人。洛阳人。早期诗风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靖康之乱,避难南行。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二、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回顾一下,有没有学过下面几类诗,如果有,试试背背。 1.边塞诗 2.写景诗 3.送别诗 4.游记诗 5.思乡诗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诵读练习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3.学生齐读 4.自由诵读 指导学生朗读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 1、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讨论明确: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诗中“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写景的。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 ,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赏析《登岳阳楼》其一: 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尾联顾影自怜,以 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这首诗抒发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 写岳阳楼之所在。 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 “帘旌不 动夕阳迟” 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写举目所见。 “帘旌” 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 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颔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 “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 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 、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怎样理解尾联中加线的词语? “白头”: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 “吊古”:不说“伤今”,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 “老木沧波”:是包裹诗人形象的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中。 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 五、当堂检测,检查效果 一、默写这两首诗,可小组竞赛。 二、填空 (1)《登岳阳楼》中表明岳阳楼地理位置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ok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